中國辭賦文學發展概況·司馬相如
司馬相如(前179-前117) 字長卿,小名犬子,后慕藺相如之為人,更名為相如。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漢景帝時武騎常侍,因病免。游梁時為梁孝王門客,同鄒陽、枚乘、嚴忌等辭賦家交游,居數年后著《子虛上林》之賦(據《史記》)。為武帝所重而任為郎。他曾奉命出使西南,對開發西南地區、溝通漢族與少數民族關系作出貢獻,留有散文兩篇:《喻巴蜀檄》、《難蜀中父老》。晚年為孝文園令。后病卒于家,享年五十二歲。
他早年熱衷仕途雖有某些建樹,并不得志,常稱病閑居,把主要精力用于辭賦和散文撰作。在漢武帝時期他是主要辭賦作家,成就突出。據《漢書·藝文志》著錄,他有賦二十九篇。現存五篇:《子虛賦》、《上林賦》、《哀秦二世賦》、《大人賦》和《長門賦》等;還有《古文苑》載《美人賦》,前人多疑為偽作。原有集,已佚,傳世的《司馬文園集》,系明人所輯。
上一篇:兩宋散文
下一篇:兩宋散文·曾鞏·墨池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