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鑒賞·《剪牡丹 舟中聞雙琵琶》·張先
張先
野綠連空,天青垂水,素色溶漾都凈。柔柳搖搖,墜輕絮無影。汀洲日落人歸,修巾薄袂,擷香搭翠相競。如解凌波,泊煙渚春暝。彩絳朱索新整。宿繡屏、畫船風定。金鳳響雙槽,彈出今古幽思誰省?玉盤大小亂珠迸。酒上妝面,花艷媚相并。重聽。盡江妃一曲,江空月靜。
詞的上片先描繪春景,由廣闊的天地而到柔條飛絮,以凈、靜取勝。從而體現出春日的明媚、柔和,充滿幽寂的情趣。后著重寫“汀洲日落人歸”的人,仍是一副清麗筆墨,他們邁著輕盈的步子,穿著素雅的衣衫,向著我們走來……
下片應題“舟中聞雙琵琶”。“金鳳”三句寫演奏。“金鳳”,琵琶上鏤刻之金鳳紋。“槽”,琵琶一類樂器上架弦的格子。“雙槽”,應題“雙琵琶”。這一對姐妹彈出的是《昭君怨》曲。對于生歸異域,死葬胡沙,“莫羨傾城色,昭君怨最多”,這一首充滿哀怨的琴曲,只聽到大弦嘈嘈、小弦切切,“大珠小珠落玉盤!”這可以發人幽思的千古之悲,又有多少知音呢。最后以景結情“江空月靜”,“擷香拾翠”在白天,“人歸”已日落并見“暝色”,而這時已浩月普照、江空人靜了。
這首詞看似平鋪,實則筆勢紆曲,它寫了少女們由日至夜的種種活動。而且如飲酒用暗筆,時間的前進腳步于無意中帶出,都為全篇生色。張先的詞介于晏殊的“溫潤秀潔”與歐陽修的“疏雋深婉”之間。徐釚《詞花從談》卷四引宋尚木(徵壁)謂“其詞娟潔”,晁補之稱“子野韶高” (《詩人玉屑》卷21),吳梅又說“托體之高” (《詞學通論》),這從本詞中是可以看出來的。
上一篇:李鈺《擊梧桐別西湖社友》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
下一篇:賀鑄《將進酒》翻譯|原文|思想感情|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