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描寫《江蘇省·黿頭渚》古詩詞賞析大全
黿頭渚,在江蘇無錫市西南太湖之濱,座落在三面環水的半島上,形如突入湖中的黿頭,故名。1918年開始建園,以天然風景為主,依山傍水,游人可從不同角度觀賞萬頃太湖,山巒起伏,波光粼粼,帆影點點,是觀賞太湖的佳地。黿頭上立有一塊巨石,正面刻“黿頭渚”三字,反面刻有“黿渚春濤”,是清末唐陀手筆。這里花繁、路曲、林深,春夏秋冬景色迥異,陰晴雨霧意境不同。近眺湖中三山,龜丘水面浮;遠望馬山,宛如駿馬馳騁,景色十分秀麗。
渚勢欲吞吳,吳流歸舊湖。
天浮一黿出,山挾萬龍趨。
浪急懸崖動,風顛系艇孤。
持竿堪此地,漁釣本吾徒。
[詩名] 黿頭渚
[作者] 孫維皋,明代人,生平未詳。
[注釋] ●吳流句:說吳地(今江蘇)的河流均流入太湖。●一黿:指黿頭渚,但也可理解為黿頭渚前湖面上的三山 (又名龜山、龜丘),因三山恰似浮于水面之黿或龜。●持竿二句:說持漁竿至此地,景色實堪欣賞,那些垂釣者皆是我志同道合的人。徒,輩成伙的意思。說明作者響往隱逸的生活。
路入桃源九曲環,早春舟放碧云間。
瑤臺倒映參差樹,玉鏡平開遠近山。
片片峰霞開庵畫,微微石溜起潺湲。
勝游況值云霄客,共羨輕鷗去不還。
[詩名] 黿頭渚
[作者] 華云,字從龍,明代無錫人,嘉靖進士,官至刑部郎中,工善詩文。
[注釋] ●瑤臺:詩人想象中的神仙居處。李白 《清平調》:“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玉鏡:對太湖的美喻。●微微句:說清徹的水從石頭面上輕輕流過。●云霄客:指飄泊天涯海角的游人。
信步上黿頭,龜丘水面浮。
四周橫黛浪,萬頃泛金漚。
范蠡祠猶在,女夷風正道。
光明無上處,帆影與歸舟。
[詩名] 黿頭渚
[作者] 郭沫若
[注釋] ●黿頭:即黿頭渚。●龜丘:從黿頭渚觀看前方太湖中三座山,似一龜伏于湖中,一山似龜首,一山似龜背,一山似龜尾,故詩人稱為龜丘。●范蠡祠: 黿頭渚附近有祭祀范蠡的祠廟。●女夷: 指西施,西施名夷光。《拾遺記》: “夷光、修明,蓋即西施、鄭旦,而二其名。”●風正遒:言勁風。鮑照詩句: “獵獵風正遒”。
黿頭極目,碧水天邊落。閃爍銀光近岸綠,喜得輕舟浴日。
長廊曲徑環湖,紅梅結侶安居。擷取江南秀色,風光更勝姑蘇。
[詞名] 清平樂·無錫
[作者] 樂時鳴
老黿狂飲狂浪星,新閣漫思吳越情。
畢竟千帆鷹鷺逐,云開萬頃遠山明。
[詩名] 無錫黿頭渚
[作者] 王樹遠
[注釋] ●吳越情:黿頭渚有“包孕吳越”的巨大石刻,因而使詩人想起當年吳越兩國爭戰的往事。
上一篇:關于描寫《吉林省·黃龍府遺址》古詩詞賞析大全
下一篇:關于描寫《廣東省·鼎湖山》古詩詞賞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