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民歌·(雙調(diào))一錠銀過大德樂·雙姬(一)》原文與賞析
珍珠包髻翡翠花,一似現(xiàn)世的菩薩。繡襖兒齊腰撒跨,小名兒喚做茶茶。
(以上一錠銀)
對月臨風想念著她。想著她淺畫蛾眉,烏云亸鬢鴉。仙肌香勝雪,嬌容美賽花。時時將簡帖,暗暗寄與咱。拘束得人怕,章臺曾系馬。更敢胡踏,茶房酒肆家。
(以上大德樂)
“一錠銀”、“大德樂”,都是曲調(diào)名稱。“雙姬”才是這首曲的題目。
姬,這里是 “美女”的意思,本曲中也許是女侍,也許是歌女。從 “小名兒喚作茶茶”來看,不會是很有身份的女子,從裝束上看也不像。
曲的開頭,先著力寫其裝束:“珍珠包髻翡翠花”。此句不僅僅在于寫其飾物的珍貴 (什么 “珍珠”、“翡翠”,都是很珍貴的東西),更在于寫其美。聯(lián)系到后文來看,作者力圖表明這位美姬不是個一般的窮困之女,而是一位有身價兒的女子。當然,從另一個角度上說,姿色美麗的人,再富有一點,再有珍貴飾物的裝點,會更增色不少。但此句還在于說,這位 “姬”,在這些很有檔次的美麗的釵飾的陪襯下,就更顯得美了。美到什么程度?是一種怎樣的美?下一句具體點出: “一似現(xiàn)世的菩薩”。“一”副詞,很、全的意思。像 “菩薩”,不僅說明這位美姬的聰明美麗,而且寫出了她端莊、持重的特點。
接下來的兩句,筆勢順承,但調(diào)子生動、活潑了些。“繡襖兒齊腰撒跨”,不僅寫出了上裝的合身合體,而且樣式也顯出了俏麗,活潑。“撒跨”,凡說襖兒腰兒緊,下擺松褶的樣子。再綴一句 “小名兒喚做茶茶”。以上為第一層,概括地狀其美。雖說沒有精雕細刻,但由于抓住了人物的特征,筆墨不多,形象還是鮮明生動的。
以下五句為第二層。這一層用賦的手法來極寫這位“姬”的美麗的容貌。“對月臨風想念著她”,這一句是見景生情,應(yīng)該是明月和微風都會輕易地撩起 “咱 (za)” 的思緒,也許想起了她的 “面如滿月”,“柔似軟風”,也許“明月更引相思情”。這一句既是對上文總結(jié)性的描述,又是下文描寫的總領(lǐng)。
接著幾句便是對這位美姬的容貌作進一步的具體的描繪。先說她“淺畫蛾眉”,借動作以現(xiàn)其美貌。蛾眉,也作“娥眉”,古人常用來形容美人的眉毛。雖屬陳詞,但讀來仍是動人的。“娥眉” 本來就十分美麗,還要輔以“淺畫”,其動人處自然可以想象。寫了眉,又寫美人的秀發(fā),烏發(fā)如云,所以直接用 “烏云”來喻稱青發(fā)。她的秀發(fā)如 “亸鬢鴉”。亸 (讀duo,垂的意思)鬢鴉,是說其發(fā)型美麗無比,好像一只青黑的鳥集于頭上。至于她的肌膚,更是美妙動人,不僅如雪一般晶瑩、潔白,如天仙般神奇,而且還漾著青春星的香氣。然后再補一句“嬌容美賽花”。這一句添得不怎么好,有些空洞,而且俗;但是放在這里還是有一種渲染鋪陳的作用。這樣一強調(diào),反而使人忘了這俗詞的俗了。
應(yīng)該說,這一段的描寫,非常突出的地方幾乎可以說沒有,所有的比喻、形容都可以在唐以前的詩賦里輕易地找見,而且無什么新意在。但由于與上下文銜接得比較好,那些描寫又有許多可供人想象的空間。換言之,這種熟俗的描寫語本身不值得琢磨,倒是它提供的信號刺激,能夠引起讀者廣泛的聯(lián)想和想象,于是讀者便也能挺充分地體會出這美姬的過人處。從這層描寫的意境上看,我們很自然地想到唐末詞人溫庭筠等花間派詞人的某些作品的調(diào)子,也清楚地感覺到曲中紅香翠軟的脂粉味兒。但是我們讀來仍被其中的文采和聲情所吸引,所陶醉,我們不僅承上層感受到這位美姬服飾的俏麗與華貴,更能從這一層濃重的描繪中感受到這位美姬艷麗如花的美貌。
從“時時將簡帖,暗暗寄與咱”至結(jié)尾,可以理解為第三層。這一層重在寫這位美姬的性情。“時時將簡帖,暗暗寄與咱”,簡帖,即書信,這里顯然是情書,或約會的書信。這位美人暗地里已經(jīng)傾心于“咱”,但又不好明來明往,于是只好“暗暗寄與咱”。無怪乎前文提到“想著她”,而且想得十分細致,具體,這主要是因為雙方有密切的接觸。由于“咱”能得到這樣出色的美人的青睞,自然頭昏腦熱了,忍不住在思念和回憶中流露出志得意滿、沾沾自喜的味道。“時時將簡帖,暗暗寄與咱。”不得了了。這段描寫,除了這種口吻令人生厭外,還是成功的,它道出了這位美人性格的多側(cè)面性: 美麗、活潑而多情。
“拘束得人怕,章臺曾系馬。”此二句是繼續(xù)寫此女的性情。“拘束得人怕”,是指使那些對女子不尊重的人感到怕。這么美麗的女子,在那個時代是難免要遭到蒼蠅似的人的追逐和糾纏的。但這位美姬,很嚴肅,絕不輕賤,只與那高貴的“咱”之類的人來往。這是人物可愛的一方面。章臺,本指戰(zhàn)國時秦渭南離宮,后來也有用作妓院的代名稱。這里取第二義似有不妥,這里的章臺,是從第一義轉(zhuǎn)來的,指代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就連這樣高貴的人也時常把馬“系”在美姬的屋前。在這樣一位有自尊心,也很持重的女子面前,輕佻、無賴之人,“更敢胡踏”,想象對待一般的 “茶房酒肆家”是不成的。更敢,即哪敢、不敢的意思。胡踏,猶言胡鬧。
統(tǒng)觀全曲,這支曲贊美的是一位女性,從姓名到身份,從容貌到性情,用墨濃重,以一個城市有閑階層的眼光來對此女進行贊美,雖不免帶有酒臭官腥味兒,但總的來說還是生動、形象的。語言質(zhì)樸,層次清楚,一路寫來,雖艷麗卻不空洞,不失為一支好曲。
上一篇:《元代民歌·(雙調(diào))一錠銀過大德樂·雙姬(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元代民歌·(雙調(diào))水仙子·雜詠》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