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普天樂 崔張十六事·十四、喜得家書
久客在京師,甚的是閑傳示!心頭眼底,橫倘鶯兒。趁西風折桂枝,已遂了青云志。盼得他一紙音書,卻是斷腸詩詞。堪為字史,顏筋柳骨,獻之羲之。
張生赴京應試,一舉及第,得中狀元,便立即派琴童給鶯鶯送信回去。他因久等而不見鶯鶯的回音,日夜縈懷,終于抱病驛亭。“喜得家書”一曲就是寫張生得到鶯鶯回信時的喜悅心情。相當于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
“久客在京師,甚的是閑傳示!”寫張生在久別鶯鶯之后,接到她的書信如獲至寶般的心情。
“心頭眼底,橫倘(躺)鶯兒”二句,寫張生珍貴家書的原因,是因為他心目中只有一個崔鶯鶯。“趁西風折桂枝,已遂了青云志。”寫張生應試及第,實現(xiàn)了他與鶯鶯臨別時發(fā)下的“這一去白奪一個狀元”的宏愿大志。句中分別用了“折桂”、“青云”兩個典故。西晉郤詵回答晉武帝問話時,曾自稱“舉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見《晉書·郤詵傳》)。后來,人們便把應試登科稱作“折桂”。因張生應試是在秋天,故曰“趁西風折桂枝”。“趁”字用得很好,乘便取之,唾手而得。“青云”,語出《史記·范雎蔡澤列傳》,傳中寫嫉賢妒能的須賈見到被他誣陷不死的范雎在秦國做了宰相,頓首謝罪說: “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此后,“青云”就成了人們比喻獲得高位或志向高雅的典故。曲文中以此形容張生科舉及第后春風得意、心花怒放的欣喜之情。
“盼得他一紙音書,卻是斷腸詩詞。”宋代女詩人朱淑真的詩詞大多是自傷身世之作,其詩詞集曰《斷腸集》、《斷腸詞》。這里是說崔鶯鶯的回信中盡是令人傷感落淚的“斷腸”語。“堪為字史,顏筋柳骨,獻之羲之。”盛贊鶯鶯的回書字跡挺拔遒勁,書法精妙,有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柳公權的風骨,可與晉代大書法家王獻之、王羲之媲美。字史,是古代掌領書法的官吏。
此曲題為“喜得家書”,全篇無一“喜”字,但喜悅之情卻充溢全篇。
上一篇:中呂·普天樂崔張十六事·十六、夫婦團圓·|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
下一篇:南呂·一枝花詠劍·施惠|原文|賞析|鑒賞|譯文|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