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題扇上畫小兒迷藏》原文與賞析
誰剪輕紈織巧絲,春深庭院作兒嬉。路郎有意嘲輕脫,只有迷藏不入詩。
《過庭錄》:無名子從魯直學,大進,題扇云云。蓋路德延《小兒詩》,不及迷藏也。
范公偁 《過庭錄》記載: “無名子從魯直學,大進,題扇云云。”可知此詩是黃庭堅的學生書法大進后的題扇之作,屬題畫詩。中國的題畫詩源遠流長,而最早的題畫詩就題在一些有畫的器物上,如屏風、扇子等等。所以扇上題畫也是一種傳統的方式。
第一句 “誰剪輕紈織巧絲”,寫出扇子精良的質地。紈是細致潔白的薄綢,制扇的好材料,也是繪畫的好材料。問 “誰剪”卻無意于知道巧扇的制作者,其目的在于將死句寫活。結果確實如此,我們仿佛看到一雙靈巧的手裁好薄薄白綢,制成一把小巧玲瓏的扇子。這比呆板地呈獻一把扇子要活潑得多,生動得多。
第二句 “春深庭院作兒嬉”,展示了扇上的畫面,地點是一座庭院,時間是春深時節,人物是一群兒童,他們正在愉快地嬉戲,庭院是安靜的環境,院落整齊,房舍儼然。春深是明媚的季節,樹茂花盛,蜂蝶紛飛,群童是天真活潑的,游戲時喧笑聲聲。雖然僅僅是一句,但整個畫面有聲有色,有動有靜,有實有虛,有點有面,充滿陽光,洋溢著生命的活力,具體說,小孩子們作什么游戲呢? 捉迷藏!
第三、四句 “路郎有意嘲輕脫,只有迷藏不入詩”,據 《過庭錄》: “蓋路德延 《小兒詩》不及迷藏也。”輕脫,輕率,不持重。說路德延重視并遵守“詩言志”的詩教,作詩非常嚴肅認真,選材特別嚴格講究,像小孩捉迷藏這類不登大雅之堂的內容,是不會寫進他的詩里的。而這首詩的作者無名子,卻對畫小兒迷藏的扇子題詩,當然要寫小兒捉迷藏了,詩題明寫 “迷藏”,詩中亦寫“迷藏”,不因是小孩子游戲而瞧不起,甚至不入詩,無名子從畫上看到了童趣,看出了生趣,與路德延拘守儒家傳統詩教相反。
迷藏,即捉迷藏,古代無論在民間還是在宮廷,都盛行此游戲,既然生活中有此事,那么如實寫來合情合理,無可厚非。這首詩給我們啟發最深的一點是對題材的認識及處理。
上一篇:《清代民歌·題扇》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宋代民歌·題衢州驛舍》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