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后宴》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出典】《史記》卷九《呂太后本紀(jì)》:“二年,楚元王、齊悼惠王皆來朝。十月,孝惠與齊王燕飲太后前,孝惠以為齊王兄,置上坐,如家人之禮。太后怒,乃令酌兩卮酖,置前,令齊王起為壽。齊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為壽。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問,知其酖,齊王恐,自以為不得脫長安,憂。”又,元代講史《前漢書平話續(xù)集》鋪敘漢高祖與呂后陰謀屠殺開國功臣事。書中“呂太后的筵席”比喻害人的、危機四伏的場合。后來小說、戲曲皆用作典故。
【釋義】呂后宴往往用以比喻一種害人的圈套。
【例句】①到明朝安排下鴻門擺設(shè)重瞳宴,準(zhǔn)備著打鳳機關(guān)呂后宴。(佚名雜劇《錦云堂暗定連環(huán)計》第二折〔黃鐘尾〕)王允暗定計謀,設(shè)宴騙董卓上當(dāng),挑撥他與呂布父子感情。此用“呂后宴”比喻第二天的宴會。②漢國公臣臻臻地,來吃一回呂太后筵席。(王伯成雜劇《李太白貶夜郎》第三折〔普天樂〕)用“呂后宴”諷喻唐宮中危機四伏。此劇中寫李白看出貴妃與安祿山私情,他認(rèn)為安祿山必定要作亂。
上一篇:元曲典故《盧醫(yī)扁鵲》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
下一篇:元曲典故《呂安題鳳》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出典|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