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民歌·廣州三樵歌》原文與賞析
奉敕追三樵,隨侯傍道走。回頭語李郎,喚取爾朱九。
這首歌雖然題為《廣州三樵歌》,旨在歌頌張鷟、李逖和爾朱九三人,但同時也揭露了朱隨侯的丑行。張鷟 (zhuo濁)把朱隨侯視為 “矐亂土梟”。“土梟”,即鸮 (xiao消),也叫鴟 (chi癡),或稱鴟鸮,即貓頭鷹,它本來是益鳥,但古人卻把它看成極不吉祥的惡鳥。
廣州人號為 “三樵”的又是些什么人呢?張鷟,唐代文學家,字文成,自號浮休子,深州陸澤(今河北深縣)人,唐高宗調露年間進士,官至司門員外郎,唐玄宗開元年間流放嶺南(廣州一帶)。張鷟為人正直,剛直不阿,他的女婿李逖,想來與他有相似之處。爾朱九,既然身為游客,想來也是對黑暗現實深為不滿之士。如此看來,在對現實不滿而頗有見義勇為方面,三人有共同之處,可謂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因為他們的行為觸犯了唐玄宗,因而遭到追捕。《廣州三樵歌》或許就是寫的這件事。
詩只有四句。前兩句 “奉敕追三樵,隨侯傍道走。”這兩句是說,朱隨侯奉皇帝之命追捕張鷟、李逖、爾朱九三人,立即疾速追逐,忙作一團。走,即跑。《釋名 ·釋姿容》: “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一個“走”字,把朱隨侯惟皇帝之命是從,熱衷效忠,積極表現的狗腿子相活活地寫了出來。“回頭語李郎,喚取爾朱九”兩句的主語應是張鷟。這兩句是說,在朱隨侯追捕他們的情況下,在前面跑的張鷟回過頭來告訴李逖,讓他召喚爾朱九。 由此可見,“三樵”中的主要人物是張鷟。他讓李逖召喚爾朱九,是商量逃避之謀,或采取相應的對策雖不可知,但三人的步調行動卻是一致的。由此又可看出他們三人是團結一致的。如果說詩的前兩句是在敘事中對朱隨侯小爬蟲的丑行進行了揭露和鞭撻的話, 那么后兩句卻是在敘寫張鷟三人的統一行動中對他們充滿著熱烈謳歌。
作為敘事詩,在敘事中充溢著感情色彩。一貶一褒,對比鮮明,傾向性是非常明顯的。詩人敘事含蓄蘊藉,雖有使人不能全面了解事情真相之失,但卻也給人留下了更多想象的余地。既然當時廣州人為他們作歌以歌之,想必他們是很有影響的人物,而且他們的所做所為必為廣大群眾所擁護。
上一篇:《宋代民歌·廣東民歌》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唐代民歌·廉州人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