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民歌·廣東民歌》原文與賞析
石門之水清且清,晉吏一歃千古榮;爭如李公投杯盟,江流洶涌杯仃仃。
據《泉州府志》記載:表字世美的李綸是李邴的兒子。他為官公正清廉,辦事認真,很為人們景仰。在他哥哥就任恩平太守前夕,兄弟倆在江邊話別。在飲酒中間互相勉勵著一定要居官清正。這時李綸就把手中的酒杯扔向江里說:“假定我做了對不起人民的事,就一定和這里的水一樣。”當時江流湍急,波濤洶涌,但是那酒杯卻在激流當中浮蕩著,久久都不沉沒。看的人都感到驚訝,贊嘆李綸的誠心。當時產生的這首民歌,至今還刻在石上,可以和吳隱之的 《酌貪泉詩》媲美。
關于《酌貪泉詩》。“貪泉”在今廣東南海縣西北。晉代吳隱之,由于為人廉潔,桓玄想要他到嶺南去移風易俗推行廉政,委派他當廣州刺史。他在赴任路上經過離廣州大約二十里的石門,石門有一處泉水名叫“貪泉”,老百姓傳說要是喝了貪泉的水之后,就會產生永不滿足的貪欲。隱之聽了別人的講述以后,就來到泉水邊,命人取來了貪泉水喝了下去,然后寫詩道:“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試使夷齊飲,終當不易心。”意思是:從前的人們都說這里的水只要喝下去就會想要很多錢,但如果叫清廉得連王位也不要的伯夷和叔齊來喝的話,怎么喝也不會使他變心。
這首民歌就是當地老百姓借著吳隱之的故事來歌頌李綸的。
歌一開頭就唱出了“石門之水清且清。”但是這里卻不止是說的石門之水和石門的清官吳隱之,更是在創造氣氛烘托歌中的主人翁李綸。“清且清”清而又清,非常清。這是對晉代清官吳隱之的頌揚,也是對李綸的廉潔提供暗示,接著說這清而又清的石門水被吳隱之喝下去之后,被后世人傳為佳話而 “千古榮”,這就把廉潔奉公的人物推到永不衰亡的歷史高度。但是歌人用了一個 “爭如”(意思是怎么趕得上)來轉折了一下,認為李綸投杯江心的事跡比吳隱之還要高尚,從而把這種愛戴推向最高境地。最后的“江流洶涌杯仃仃”一句既是敘述事實,也是一種暗喻,歌人在這里告訴人們的是當時社會潮流險惡,官吏貪墨成風,就像洶涌的波濤一樣,不可遏止,但是,敬愛的李公卻和他的杯子一樣,高高地站在鯨波巨浪之上,巋然不動。仃,就是不動。仃仃連用,表時間持續。
上一篇:《宋代民歌·無名神·巴峽鬼(絕句)》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唐代民歌·廣州三樵歌》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