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呂]·山坡羊》言情贈友詩歌
嫩綠芭蕉庭院,新繡鴛鴦羅扇。天時乍暖,乍暖渾身倦。整金蓮。秋千畫板前。幾回欲上,欲上羞見人間。走入紗廚假欲眠。芳年,芳年正可憐。其間,其間不敢言。
唐寅,字伯虎,作為文學形象,在人們心目中,一直屬風流才子一類。歷史上的唐寅雖非完全如戲曲電影所述,但其詩畫詞曲確有其風流不羈的才致。當時大文人王世貞評之曰: “伯虎小詞,翩翩有致?!倍湓~曲中最善寫的,莫過于婦女情態(tài)。
這首小令就是描寫一個閨中少女于春暖時節(jié),觸物華之盛,青心萌動,卻欲言又止,羞于表露的矛盾心理。
小令共分三層。前四句為第一層?!澳劬G芭蕉庭院,新繡鴦鴛羅扇”。點明時間為春時,地點為閨中的庭院。二句突出 “嫩綠”、“鴛鴦”二詞。芭蕉嫩綠,出于閨中少女眼中,是其感嘆身世的出發(fā)點。此時,萬物蔥蘢,百花俱放,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時候,少女心目中理應充滿憧憬與歡樂,但是,少女只是手執(zhí)新繡的羅扇,安坐于庭院之中。但羅扇上的 “鴛鴦”卻暗示少女心中并不安,萌動了春情。這二句為寫實,然實中有虛。后二句寫主觀感受,持扇坐于芭蕉濃影之下,正是“天時乍暖”的暗示,乍暖時,心里有情卻無法直言,于是春困愈濃,只能是 “乍暖渾身倦”。這實在是傳神之筆。少女心煩意亂,百無聊賴的形象逼真地再現(xiàn)出來了。
第二層為第五至第八句。“整金蓮”,突兀一轉(zhuǎn),暗示少女欲有行動?!扒锴М嫲迩啊?,說明目的是要打秋千。預示少女企圖從無聊與煩亂中尋求解脫,然而佇立于畫板之前,“幾回欲上”,竟是終于上不去,原因在于羞于被墻外世人看見。此時,不難見出,這個懷春少女心里矛盾重重,既希望與外人交往,獲取賞識,卻又害怕被人看見。然而,世外的神秘和鼓動的春心都誘惑著她,另一方面,長期的閨房教育,又嚴密地束縛她。這正是封建社會深閨秀女的共同特征。
第三層為最后五句。既然羞與外人相見,還是回到閨房中去吧。卻又睡不著,只能是 “假欲眠”,這里又一轉(zhuǎn),仍然是百無聊賴。這是一種無端無終的少男少女們的沖動,無休無止的人生煩惱,集中于一點,只緣 “芳年正可憐”,芳年如花,惹人喜愛,但是,閨中少女卻是寂寞無賞,自我感嘆而已。想到這里,便不敢再往下想了,更羞于對外人講。是的,其間的痛苦,世代少女都嘗盡了。這忍著淚水的緘默中,蘊含著對扼殺人性的封建禮教的批判,對飽受壓抑的少女的同情,對自由的熱切向往。
上一篇:第一頁
下一篇:《[中呂]喜春來》詩文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