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仔來打俺臺灣,
百姓和齊要抗番;
看見俺嫂偌好看,
替哥出征死也甘。
雞籠嶺頂做煙墩,
滬尾港口沉破船;
番仔打仗我不驚,
著殺番頭來賞銀。
——李獻璋編《臺灣民間文學集》
本篇原搜集者附注: “西仔指荷蘭侵略者;和齊就是團結一致;偌,就是這樣;番頭,就是敵人的首級。這首歌謠說明人民抵抗侵略者的決心。流行臺灣。”
荷蘭侵略者入侵我國領土臺灣,是在明末1624年,經過長達38年的殖民統治,直至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才被我國收復。在這期間,臺灣人民對荷蘭侵略者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斗爭。 “西仔來打俺臺灣,百姓和齊要抗番”。 “番仔打仗我不驚,著殺番頭來賞銀。”就反映了這種萬眾一心、奮勇殺敵的民族精神。 “看見俺嫂偌好看,替哥出征死也甘,”不僅舍己為人的兄弟情誼溢于言表,感人至深,而且也說明了保家必須衛國的真理。
上一篇:《癡想》原文|賞析
下一篇:《相思曲》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