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觀·桃源憶故人》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玉樓深鎖薄情種,清夜悠悠誰共? 羞見枕衾鴛鳳,悶即和衣擁。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
本詞描寫一個貴族少婦錦衾孤棲時寂寞與惆悵的情懷,表現了她對丈夫的刻骨銘心的思戀之情。
詞的上片寫這位貴婦長夜孤處寂寞難耐的情景。“玉樓深鎖薄情種”一句屬于記事,引出詞中的主人公與典型環境。“薄情種”指丈夫,這是中國古代傳統稱謂中女子對自己丈夫的稱呼,明貶實褒。“玉樓深鎖”描狀這位貴婦深閨獨處的情狀。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嚴酷的封建禮教如同一條無形的繩索緊緊地束縛著人們的思想與行為,女子所受的更為酷烈。“男女授受不親”,女子不能隨便拋頭露面,不能參與社會活動,已婚的女子尤其不能輕易離開深閨,而當她丈夫不在的時候更是如此。本詞中的貴婦可能便是其丈夫外出未歸,所以她才產生了被“深鎖”的感覺。同時這句話也很婉轉地傳達出這位女子對其丈夫忠貞如一的感情。“深鎖”含有深深陷入即被感情所束縛的意思,可以理解為她被對丈夫的思戀之情所困擾著而難以自拔,故稱“深鎖”。下句則把這種心情具體化了。“清夜”寫她的感覺,正因丈夫不在,無人與語,才覺夜清,才覺更長。“悠悠”二字描狀對長夜漫漫的感受,“誰共”二字以反問語氣表現其孤苦伶仃的凄楚情懷。她正在寂寞悵惘之時,又看到了枕頭、錦被上的鴛鴦與鳳凰的圖形,這更加深了她的惆悵。鴛鴦偶居儷處,鳳凰雙飛駢翔,這兩對多情多義的鳥尚知相親相愛,形影不分,而自己卻連它們都不如,偏要在這冷清的長夜中孤棲獨眠,怎能不令人倍覺傷感呢? 為此這位女子才不敢正視這兩對幸福的情鳥。“羞見”二字極為生動地刻畫出了這位貴婦的心理奧秘。最后一句“悶即和衣擁”,造語極為平淡俚俗,如同說家常話一般,但意義很深,在整首詞中的地位相當重要。它結上片而啟下片,是轉折之句。上片的整個意蘊用一個“悶”字便可做結,悶了就擁衾和衣小睡,這才漸漸進入夢境,為下文埋下伏筆,引出下片。
“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寫這位貴婦剛剛睡著進入香甜的夢境,卻被遠處城樓上響起的畫角聲驚醒了,她的“一番新夢”被“驚破”了。“無端”是憑白無故的意思,二字表現了貴婦對“畫角聲”的怨艾情緒以及對夢境被驚破的惋惜,這種怨艾與惋惜的情緒恰恰含蓄地傳達出“新夢”的內容,或是她的丈夫回歸家門,或是她隨丈夫而去,總之必是一種幸福溫馨的團圓美夢。“新夢”的內容沒有點破而用曲筆表現出來,給讀者留下馳騁想象的空間,顯得更加委婉蘊藉。另外,遠處畫角的聲音便使她驚醒,也可看出這位貴婦的睡眠并不深熟,說明她的神經很脆弱,不堪忍受一點聲響的刺激。而這種情形不也正是極度相思才造成的嗎? 所以此句寓意深刻,須仔細體會方可領悟。貴婦在深夜中被驚醒,她再也難以成眠。末句宕開,以外面的景語作結,通過對環境氣氛的渲染進一步刻畫她的相思。
閨中的情形是貴婦擁衾獨坐,蛾眉緊蹙,愁情難耐,時光難挨,百無聊賴。當她把目光轉向窗外的時候,外面也是一派清冷幽寂的景象,怎不令人更增愁腸? 皎潔的月光灑滿大地,四外冷冷清清,那晶瀅的白霜又悄悄地復蓋在萬物之上,在月色中粼粼閃光。這是多么凄清陰冷的景象啊! 這種情景更加深了貴婦的孤獨感、冷清感,正是貴婦心理的真實寫照。心靈上的孤寂冷清與外在景物的幽冷妙合為一。《梅花弄》是一種哀怨的樂曲,是漢橫吹曲名,因其三疊,故也稱為《梅花三弄》。“聽徹”是聽完之意,如此哀怨的樂曲引起了主人公的強烈共鳴,所以她才側耳傾聽,直到這三疊的長曲聽完為止。凄冷的環境、哀怨的樂曲與相思貴婦的心靈上的顫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種十分美妙的藝術境界,情深味永,感人至深。
秦觀的詞成就很高,主要風格是典雅工麗。此詞則在典雅之中又有俚俗,確是首雅俗共賞的好詞。在抒情方面則纏綿悱惻,很有感染力量。明代的李攀龍評此詞說: “形容冬夜景色惱人,夢寐不成。其憶故人之情,亦輾轉反側矣。”(《草堂詩全集》卷四)這是深中肯綮的。
上一篇:《詩經·柏舟》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皇甫松·夢江南》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