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元帥未得時來至,
在淮陰受袴下,曾被人欺。
河邊把釣為活計,
漂母曾憐憫,送飯與充饑。
“拜將封侯,拜將封侯,
千金來謝你,千金來謝你。”
——明·龔正我輯《時尚古人劈破玉歌》
《千金記》,傳奇劇本。明沈采作。寫韓信的生平及楚漢戰爭故事。韓元帥,即指韓信(?—前196),淮陰(今江蘇清江西南)人。年幼家貧,以在河邊釣魚謀生。有漂母因可憐他而送飯給他充饑。淮陰屠中少年有侮辱他的人說:“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便出其袴下,人皆笑,以為他膽怯。后項梁渡淮,信投奔項梁,梁敗,又投奔項羽,羽不予重用,又投奔漢王劉邦,被拜為大將軍,在楚漢戰爭中,為漢劉邦建功立業,終于打敗楚霸王項羽。信先后被封為齊王、楚王。后有人告信謀反,赦為淮陰侯。終為呂后所斬。所謂“千金謝你”,在原劇本中是指韓信曾以千金懸賞,斬項羽的頭顱。
韓信的故事為我國戲曲的傳統題材之一。元人雜劇中有武漢臣的《窮韓信登壇拜將》,王仲文的《淮陰縣韓信乞食》,張時起的《霸王垓下別虞姬》,原劇本皆已佚。今存的有金仁杰的《蕭何月夜追韓信》(見《元刊雜劇三十種》),《千金記》第22出《北追》,完全蹈襲其第三折。京劇《蕭何月下追韓信》、《霸王別姬》,亦出于此。
這首民歌突出了韓信未發跡之前袴下受辱,釣魚謀生,及漂母送飯等事跡,緊接著寫他說: “拜將封侯,千金來謝你”,從上下文的語義來看,似指以千金來答謝“漂母曾憐憫,送飯與充饑”。而據《千金記》劇本,則是以此概括韓信由貧賤到富貴的一生, “千金來謝你”,非指謝漂母,而是指他笑傲楚霸王,以千金來懸賞當初曾瞧不起他的項羽首級。
這首民歌以韓信窮困時“被人欺”和發跡后笑傲項羽的鮮明對比,對舊社會世情的冷熱有諷喻的作用,足以激起舊社會廣大勞動人民的共鳴。
上一篇:《劍》原文|賞析
下一篇:《變》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