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戲曲名著鑒賞辭典·傳奇編·無名氏·同窗記(山伯千里期約)
梁山伯和祝英臺書林分別之后,千里迢迢,赴祝家莊與英臺相會,以訂姻盟。但因錯過約期,英臺已被其父許配馬家。二人堅貞不渝,共立“九泉相會,再世相逢”的誓言,悲憤而別。
(生、丑上,生唱)
【駐云飛】莫憚艱心,千里前來訪故人。行到他鄉郡,只見竹密松林境,嗏,遙望杏花村,見個牧童,問取原因,討個真實信。事久! 前去問他,祝九家莊是那個門?祝九家莊是那個門?
牧童哥,問你個路程,那祝九郎家,住在那里? (內唱)
【滾遍】 小哥聽原因,教導你的路程。轉個彎兒下個嶺,前面一座高房子,門前粉壁畫麒麟。祝員外年登六旬,祝小姐不出閨門。看看不遠他鄉郡,祝九家中是那門。(丑) 承教了。(生唱) 祝九郎是那門?
(丑) 東人,來此便是。你在此站住,待我先進去看取,這里有“止步揚聲,不免叫一聲。(貼上) 是誰叫? (相見介) 這個人,我在那里與他相會過? 好似杭城伏事山伯官人那事久一般。(丑) 這個女子,我與她面熟得緊,好似杭城伏事祝九官人那人心一般。 怎么又是個女子? 我且問你, 你是人心嚒? (貼) 崔鶯鶯的母親——正是。你敢是事久? (丑) 袖里發火——著手。(貼) 正是路遙知馬力。(丑) 事久弄人心。(貼) 事久見人心。(丑) 你去對祝九官人說,杭州同窗讀書山伯官人來訪他。(貼) 曉得。姐姐,朋友來訪你。(旦上) 丫頭,窗友,說什么朋友! (唱)
【駐云飛】 聞說兄來,展轉教人淚滿腮。昔日是書生輩,今改作蛾眉態。嗏,向前步懶抬,進前退后,漫自疑猜。爭奈我赤頰香腮,羞答答怎與兄相拜? (貼) 梁官人見禮。(旦) 久別梁兄常掛杯。久別梁兄常掛懷。
梁兄,令尊令堂安否? (生) 承問,粗安。(旦) 師尊安否?(生) 平安,(旦) 窗友好么? (生) 皆好。敢問祝九郎還是令兄是令弟? (旦) 梁兄,你怎么這等眼大,就認不得。(生) 我與他同窗三載,豈認他不得? (旦) 當初杭城讀書,就是奴家。(生) 那時杭城攻書,不是女子,是個男子漢。(旦) 女扮男裝,從師遠游。(生) 既是如此,待我近前仔細看取。果是賢弟,久別又相逢,喜從天上降。(旦) 呼童且換茶,漫把情懷暢。(生) 自別賢弟,心常想念。今朝一見,三生有幸。(丑)咳! 東人,可惜一碗白米飯,半個不曾得嘗。(生) 啐! 胡說!(旦) 有勞哥哥光降。這廳上有人來往不便,請哥哥到小妹書館中去。(生) 賢弟先行。看此書館,倒也幽雅。(丑) 東人,那里有兩個雞爭餅。(生) 那是“雙鳳朝陽”。(丑) 這等,我裝村了。(生) 原來題得有詩在此。(詩)“金針透破紙紗窗,偷引東風一線長。螻蟻也知春意好,倒拖花片過東墻。”賢弟,此詩是誰題的? (旦) 小妹題的。(生) 是賢弟題的,人來不好觀瞻。(旦) 哥,若是男子,不到我書館來,若是婦人來此,她也不曉得字跡。(生) 這倒也說得是。(旦) 人心,看酒肴來! (貼) 酒肴并備了。(旦) 如此,斟上酒來! 哥哥,酒到。奉勸梁兄酒一巡,敬陳薄酌表殷勤; 同窗三載恩情重,自從那日別書林。(唱)
【降黃龍】 自別書林,自從河梁別后,回家時節呵,寢食間切切思思,杳無音信。哥,今日到此之時,幸逢千里命駕,(生) 今日輕造貴府呵,(旦) 降臨咱蓬蓽寒門。使我雀躍不勝,降臨咱蓬蓽寒門,使我雀躍不勝。(生) 賢弟何勞如此厚設,只好雞忝相留便是。(旦) 今日不知哥哥光降,未曾整備。既非烹宰之儀,豈是待賓之禮。 哥, 休哂未曾饌玉炊金, 聊具些白飯青篘, 非為雅敬, 非為雅敬。表殷勤。(生) 愚兄酒量不加。(旦) 哥,得寬懷處且寬懷,且把眉頭展敞開。望尊兄開懷暢飲,甚勿責吝,甚勿責吝。
(生) 事久,斟上酒,待我回敬一杯。賢弟,酒到。(唱)
【前腔】 思省,(旦) 哥哥,思想甚的? (生) 昔日邂逅相逢之際,萍水相逢,愚兄要往杭城讀書,不期賢弟也去投師。二人來至中途相遇。荷蒙賢弟不棄,結為八拜之交,與我結為膠漆雷陳。同氣相求,同聲相應。那日里,鴛池玩景,你道:“梅不酸,姜不辣。”我識破你是婦人家。霎時間滑喇喇拆袂分襟,要圖家慶,要圖家慶,那日賢弟遽然歸家,愚兄心中豈忍割舍? 不忍,難舍刎頸。愚兄此來非為別的,一來敘間闊之情,二來聽賢弟已許姻盟,敢受此厚款佳慶,敢受此厚款佳慶。
【前腔】 (旦唱) 歡忻,低唱淺斟。(生) 賢弟,酒多了,告收罷。(旦) 哥,說那里話! 飲得月落燈殘,甕干杯罄。(生) 我實飲不得了。(旦) 我曉得了,哥哥平日不吃啞酒,人心,看骰子來。(生) 愚兄不會行令,賢弟行來,我遵令就是。(旦) 哥哥,說哪里話! 自古道東君置酒客置令。承蒙哥哥遠來是客,還要尊兄,請見教。(生) 賢弟,我和你同窗三載,豈不曉得我心勝,那曉行令? 請賢弟自行。(旦) 既是小妹行令,可令事久、人心看令。尊兄心下如何? (生) 憑賢弟就是。(旦) 一個骰子上下共數,若是成雙,我與哥哥同飲。若是單點,哥哥自己飲。(生) 領命。(旦) 哥,令是我道,請哥哥先行。(生) 還是賢弟行。(旦) 占先了。(擲介) 成雙。事久、人心看令。(丑) 上面兩點成雙,是東人與小姐同飲。(貼) 上面兩點,下面五點,共是七點,該梁官人自飲。(丑) 二五一十,也是成雙。(生) 上二、下五,果是七點,該我自己飲。(旦) 人心,斟上酒來。(生) 令酒干。(旦) 如今該哥哥行。(生) 卑人遠來愿成雙。(擲介) 事久、人心看令。(丑) 上面四點成雙,東人同小姐同飲。(貼) 上面四點,下面三點,也是七點,又該梁官人吃酒。(丑) 三四一十二,也是成雙。(生) 事久,這里來! 怎么這個骰子,只管是我飲酒,你去拿過,看是如何? (丑) 正是。(生看介) 幺六,二五,三四,皆是七點。(丑) 東人,色不離七。(生) 色不離七。(丑) 色不離七,你只管吃,和你兩個男子,卻被兩個婦人弄了。(生) 為何把骰子弄愚兄? 酒多了,告收。(旦) 哥,無非愛你吃杯酒。休得要佯推故醉,必須遣興陶情,表吾芹意,望哥哥休罪,肯受提誨恩深。但滿飲此杯,自古道酒令嚴如軍令。(生唱)
【前腔】 衷情,非我推飲,奈我神思不爽,酒力不勝,實難吞香醪美醞。領敬,領敬,當不過賢弟情濃,亦非是愚兄謙遜。我這里謝殷勤,憂愁郁郁在吾懷,怎把眉頭展放開! 望賢弟免斟此香醪美醞,感戴不盡,感戴不盡!
(背云) 我有許多心事對他說,怎奈事久、人心在旁,不免說我口渴要茶吃,使開人心。賢弟,我口渴,有茶見賜一杯。(旦)人心看茶來與梁官人吃。(生) 人心,且住。我這茶有些難為。(貼) 怎么難為? (生) 若熱,放涼些。若是涼,暖熱些兒。(貼) 梁官人,好難為人! (生背云) 人心倒去了,待我吩咐事久也去。事久! (丑) 東人,叫怎么? (生) 你去打草與馬吃。(丑) 東人,我曉得,你是三日芥菜要起心。(生) 唗! (丑) 眼睛光焰焰,各人討方便。(下) (生) 賢弟,且喜事久、人心去了。坐向前來,我有句話對你講。當初杭州攻書,分明是個男子,今日就是個婦人。賢弟,你倒會變化。自古道: 貧而泰,否而通,鯤化鵬,魚化龍。只有我梁山伯不能變化。兄弟,你當初與我同床而睡,接腳而眠,那知你是女扮男裝? 后來梅不酸,姜不辣,說你立地解手。我問你,你又道,怕玷污日月之光。這就里的事情,我怎曉得? (旦) 女扮男裝是我差。同窗三載共君家,落花有意隨流水,流水無情戀落花。(生) 三載同窗意頗深,為何半語不言真? 且喜事久、人心俱不在,我低聲悄口問原因。(唱)
【一枝花】 我這里悄悄問原因,我這里悄悄問原因。(貼) 茶到了。(丑) 馬飽了。(生念詩) 倒拖花片過東墻。(貼) 東墻西墻,我若不來,險做西廂。(丑) 西廂西廂,我做琴童,你做紅娘。(生) 賢弟,昔日里是白面書生,今緣何改作朱顏綠鬢? (旦) 只是我不好講得。(生) 為甚的欲言又忍,半吞半吐,話不分明? 賢弟呵! 真個是虧心短幸,真個是虧心短幸。(旦唱)
【前腔】 非我欲言又忍,半吞半吐,話不分明。爭奈我,上,上有老萱堂; 下,下有小梅香,伏待又勤,四下里眼睜睜難訴我衷情。(生) 賢弟,你當初怎的不說半句真話? (旦) 哥,你不知其故。我當初往杭城攻書,嫂嫂笑我。我將紅羅七尺埋在牡丹花下。我此去攻書,若有玷辱名節,牡丹花死,紅羅朽爛。因此上,不敢吐真情,緊把聲名守定。欲許下燕約鶯期,又恐怕蜂喧蝶嚷,傷殘風化,有乖奴家德行,有乖奴家德行。
(生) 已往事,不要講他。我且問你,那日在江邊拜別,不忍分離,虧你下得狠心,也不講半句真話。(旦) 哥,我也曾講來。我道:“墻角石榴廟里神,青松白鶴吐真情,池內鴛鴦交頸語,天臺采藥問虛真。紅蓮并蒂言多味,詩舉關睢論圣經,誰知就里全不曉,辜負文君一片心。(生) 你講啞謎,我怎么解意? (旦唱)
【前腔】 一路上見景生情,托物比興,誰知你不解文君意,那識伯牙心! (生) 我特為令妹婚事來,怎么說? (旦) 我那有妹子! 只是舍不得與你三載同窗八拜之交,約你前來結下絲羅! 誰知你失信不來,反道我不是! (生) 我何曾失信! 你教我三七、四六、二八日來,共成一個月日。到如今,只多了兩日,也不是來遲。(旦) 冤家! 我叫你三七日來,也是十日。四六、二八日俱是十日。如今一月有余,還說不遲! 終朝颙望結朱陳,今日望,望不見青鸞信; 明日盼,盼不見黃犬音。我曾把銀河肅整,鵲橋架定,那曾見牛郎來會織女星! 因此上俺爹爹受了馬——噯! (下)
(生) 事久,小姐分明說個“馬”字,就不講,走將進去了。想其中必有緣故,你問取人心,她必知端的。(丑應介) 人心姐,我的東人說,姐姐說了一個“馬”字,不說就進去了。叫我來問你一個仔細。(貼唱)
【催拍】 事久哥,且聽咱,我與你悄悄說了幾句知情話。俺姐姐與嫂嫂,情不和來意不嘉,紅羅纏住牡丹花,姐姐若不守貞節,紅羅朽爛,牡丹不開花。姐姐杭州三載轉回家,紅羅不曾爛,牡丹色更佳。馬家聞知守貞節,央他紅葉冰人來聘她。(丑) 幾時來? (貼) 舊年冬月,臘月初八,有個人兒,頭戴兩朵金花,身披一領紅衫,騎著一匹高頭駿馬。帶了一簇人來,挑著一擔麥餅粑粑。兩個金絲果盒,里面是金銀和著細茶。來到我家,在廳前放下,因此上,我員外喚安童,把地兒灑掃,又將畫兒高掛。令著樂人吹打,點起蠟燭與香花。只見鼓兒打得咚咚,板兒打得咭咭呷呷,鎖吶兒吹得的的打打,喇叭兒吹得嘻嘻戛戛,笛兒吹得尺尺查查。先拜公公,后拜媽媽。謝那媒人,一朵金花,一朵銀花,我員外將姐姐許了什么牛家。(丑) 敢是馬家? (貼) 既曉馬家,何須問咱! 勸你東人,從今后,要想她,休得戀她! 這段姻緣,一筆都勾罷!
因此上,俺員外,受了馬家聘定。(丑復對生說介) (旦上)(生) 賢弟,與你只相別一個月,你就許嫁馬家。(生唱)
【一枝花】 枉自與你同床共寢,又不知你是河洲淑女身。你倒做了落花有意,我反做流水無情。你本是賢德孟光,一心心要遂梁鴻案。念卑人肉眼相如,那識卓文君!
賢弟,親事不諧,就此告辭。(唱)
【前腔】 百拜謝芳卿,百拜謝芳聊。辭去寶廳,急轉家庭。(旦)哥,有慢了你。(生) 賢弟,我和你終不然就罷休不成! 前去尋一個月老冰人,定要把赤繩綰定,定要把赤繩綰定。(貼) 梁官人,今生料不能夠了。我勸你休想也罷了。(生) 誰知你是鐵石心來鐵石人!你好虧心短幸! 你好負義忘恩! 你好狠心! 你好歹情! 只圖馬家偕白發,全不想斷送我青春! 一來恨賢妹言而無信,二來恨卑人薄命,三來恨月老注得不均平。本是同林鳥,又被狂風散,比目魚又被猛浪分。本是個鸞鳳交友,倒做了參商兩星。咫尺天涯,不得和你親,不由人將伊怨恨,不由人將伊怨恨。
(旦) 人心,斟上酒來奉梁官人。(唱)
【前腔】 杯酒表殷勤。(丑) 東人,真個沒志氣! 親事不成,合當親敬你一杯酒才是。緣何只叫姨婢遞酒? 終不然只有他家姨婢會遞酒。好輕薄! 你與他是兄弟之間,不好說得,待我作色,說他幾句。二官,地北天南陌路人,萍水相逢意更親,當初遂結金蘭契,似漆如膠兩意真。莫說我東人待你情意厚,就是事久待你也非輕。你把人心打發轉,我每伏侍二東人。早晨起來湯洗臉,三餐茶飯又點心。一年三百六十日,三年千日有余零。那個時辰不欽敬! 那個時辰不奉承! 若有些兒不到處,東人打罵怒生嗔。買柴糴米都是我,開床迭被再何人! 既是閨門貞潔女,何須打扮作男人? 早知今日分內外,何不當初莫遠行! 你這樣的事情,只是瞞得東人過,瞞我事久瞞不成。誰家鵝兒不吃菜? 那個貓兒不吃腥? 你似一匹白布吊在染缸里,拿在急水灘頭洗不清。當初只說你是有仁有義真君子,今日見你是個歹心薄幸人。(旦) 人心,斟上酒,待我親奉梁兄一杯。我這里滿懷心腹事,盡付此杯傾。俺這里扎著相思淚,勉強奉君。你那里揾著相思淚,勉強相吞。哥,這杯酒權當媒證。(生) 賢弟,既說為媒證,敢問親事還成否? (旦) 哥,今生不和你偕鳳侶,來生定要和你結姻親。梁兄,我將此酒對天滴地盟下誓來。祝英臺若果是虧心負義,七孔皆流鮮血,望天天鑒此情!
(生) 賢弟,此來非圖鋪啜而至。(唱)
【前腔】 特來桃源憶故人。賢弟,今日造府,多多相擾。多蒙厚愛,荷感盛情。爭奈我喉嚨哽咽,不由人珠淚如傾。常言道藕斷絲不斷,情泯意不泯。悶懨懨難舍分比翼,眼睜睜怎忍割同心。你去馬家呵。繡屏錦褥銷金帳,我此去孤月殘燈翡翠衾,只因這些事情,好教我坐也不安,睡也不寧,搗枕捶床夢不成。到如今又沒個得意人兒勤訪問,又沒個得意人兒勤訪問。
賢弟,我就此告辭。(旦) 哥哥決意要回,小妹不敢苦留,待奴短送一程。(生唱)
【下山虎】 須臾對面,須臾對面,傾刻離分。送別陽關道,難覓知音。巫山鎖翠云,湘江淚盈盈。黃花瘦影,墜落紛紛。滿眼飄紅葉,都是相思淚染成。(合) 欲別又難忍,欲別又難忍,止不住汪汪淚盈,正是難舍難分,噯呀! 和你恩愛情,和你恩愛情。
【前腔】 (旦唱) 風箏線斷,風箏線斷,銀瓶墜井。難作陽臺夢,襖廟火焚。(生) 賢弟,這親事不成,使我轉家庭,獨自個冷冷清清。(旦) 人心,你看梁官人講起這些事情呵! 切切教我心何忍! 人心,你與我開了箱子,取過羅帕一方,戒指一對,到這里來。哥,我這里權將羅帕戒指表殷勤,你異日相逢如見故人。(合) 欲別又難忍,欲別又難忍,止不住汪汪淚盈。正是難舍難分,噯呀,和你恩愛情,和你恩愛情。(生) 賢弟呵! (唱)
【前腔】 這羅帕戒指,非表你殷勤。好一似和針吞卻線,刺人腸肚系人心。情沾肺腑,意惹芳心。賢弟,蒙你賜我羅帕戒指呵! 好教我見鞍思馬,睹物傷情! 反惹得相思兩淚零,(合) 欲別又難忍,欲別又難忍,止不住汪汪淚盈。正是難舍難分,噯呀,和你恩愛情,和你恩愛情。(旦唱)
【斗黑麻】 金烏西墜,玉兔東升。只見宿鳥投林,昏鴉歸陣。恨不得倩疏林掛住紅輪,把衷曲愁腸盡洗清。(合) 從此去人居兩地,天各一方,相思兩處,一般淚零。(生唱)
【前腔】 伯勞飛燕,東西離分。衡陽雁斷,湘浦魚沉。正是魚不吞餌,罷卷絲輪。野渡無人,空載月明。(合) 從此去人居兩地,天各一方,相思兩處,一般淚零。(生旦合唱)
【尾聲】 今生未得同鴛枕,南柯夢里握雨攜云。九泉終久重相會,再世相逢議此親。(同下)
莫憚: 不怕。憚,怕。止步揚聲: 停步高聲問話。舊時常書成大字貼于門上。正是: 歇后雙關語。正是諧音“鄭氏” (崔鶯鶯之母)。著手: 歇后雙關語。著手寓“就是”之意。蓬蓽: 即蓬門蓽戶,是用草和樹枝等搭成的門窗。此形容窮苦人家住的簡陋房屋。饌玉炊金: 喻指美味佳肴。貧而泰,否而通: 泰、否均屬易卦名。泰為通達象,否為上下不通象。此句言貧富可轉換,通塞可變更之意。萓堂: 指母親。朱陳: 白居易《朱陳村》詩曰:“一村唯兩姓,世世為婚姻。”比喻兩姓為婚。鋪啜: 即食與飲。襖廟火焚: 《淵鑒類函》卷五十八引《蜀志》:“昔蜀帝生公主,詔乳母陳氏乳養。陳氏攜幼子與公主居禁中, 約十余年后, 以宮禁出外六載。 其子以思公主疾亟, 陳氏入宮有憂色。公主詢其故,陰以實對。公主遂托本襖廟為名,期與子會。公主入廟,子睡沉,公主隨解幼時所弄玉環,附之子懷而去。子醒見之,怨氣成火,而廟焚也。”
《同窗記》根據梁山伯與祝英臺生離死合的愛情故事所創作成的傳奇劇。原劇本在流傳中已佚,現僅存《河梁分袂》、《山伯千里期約》兩出戲。
這里所選的是后面這出戲。作者抓住愛情理想和嚴酷現實不可調和的矛盾沖突,細致入微地描寫了梁祝欲合不能、欲分不忍的復雜心理,突出了他們纏綿悲切、愁腸百迥的情思。讀起支支曲子,他二人對愛情至死不渝的錚錚誓言,宛然在耳; 樓臺相別時泣紅咽淚的場景,歷歷在目,足令人酸楚頓生,悲憤難禁,幾與這對情侶共嗚咽、同斷腸。
戲一開場,山伯“莫憚艱心”,尋訪英臺。英臺自從跟同窗摯友,書林一別后,“寢食間切切思思,杳無音信”,今日山伯來訪,心中自然欣喜無限,“雀躍不勝”。然而,又想到自己已由老父作主許配馬家,難與梁兄歡心親近,直言所允姻親變故,頓將重逢的喜悅化作愁云,暗轉傷悲。英臺深知,若將這一變故傳訴山伯,定會引他悲痛欲斷腸,故而設置小宴,盡力勸酒遣愁,“飲得月落燈殘,甕干杯罄”。豈料借酒澆愁愁更愁,女主人公內心該經歷了多少感情的磨難,這從淺斟行令間隱隱透出,亦可見她處處想著別人的品性。而山伯不解這位紅粉知已的良苦用心,卻急于探知杭城曾許下的姻緣,究竟成否,無心觥籌交遞,“憂愁郁郁在吾懷,怎把眉頭展放開”。
待支開侍女,遣走書童后,二人方能無所顧及,暢抒別情。矛盾沖突遂迅即展開,戲劇情節遂步步推進。英臺唱了兩只 【一枝花】,剖露了自己由于長久深受封建禮教的禁錮和毒蝕,已難以自拔。為守名節,錯過與梁兄燕約鶯期,“又恐蜂喧蝶嚷,傷殘風化,有乖奴家德行”,鑄成了終身遺恨。這就為梁祝愛情成為封建禮教的犧牲品,預示出必然的悲劇結局。
侍女人心向山伯講述了英臺即將聘嫁馬家的經過,并聲稱他跟小姐“這段姻緣,一筆都勾罷”,梁山伯明白真相,頓時悲從心起,恨來天外,也唱了兩只 【一枝花】,盡訴滿懷的“三恨”:“一來恨賢妹言而無信, 二來恨卑人薄命, 三來恨月老注得不均平。”這“三恨”并非男主人公發自內心的聲音,而是他絕望中生恨又解恨的表露,實則他真正恨的是導致他們不能結合“做了參商兩星”的封建禮教。是它,促使他們這對同林鳥,若被狂風散,這對比目魚,若被猛浪分; 是它,竟斷送了他們的韶華青春和愛情幸福。
英臺對自身的婚姻有較理智的認識。她全然明白自己在當時封建家長統治下,無力違抗父母之命,而與梁兄結為秦晉。這個大家秀閨,雖屬柔弱女子,沒有同封建禮教抗爭的勇氣和力量,但她對自由與愛情的殷切渴望、執著追求,必然會使她敢于用一死來殉她的愛情。事實也正是這樣,當山伯郁憤難平,事久又因誤解而對她加以責難時,她強抑心頭的極度悲怨,以酒為媒證,對天灑地,向山伯表明心跡:“今生不和你偕鳳侶,來生定要和你結姻親。”“祝英臺若果是虧心負義,七孔皆流鮮血,望天天鑒此情!”可見英臺以死殉情,堅若磐石,不可動搖。
聽了英臺的表白,山伯料到即刻要分離而去,他難舍分比翼,怎忍割同心,因而喉嚨哽咽,珠淚如傾,又進而設想以后情分兩地,孤寂一生,不免悲感加劇。
至此,二人的心跡交合,感情融匯,誤會消除,同結連理。當舉袂分手間,幾曲 【下山虎】,哀哀傾吐出彼此生死與共的一往情深。曲詞中,還結合人物心緒的波動,描繪了富有特征的暮秋殘景:“黃花瘦影,墜落紛紛,滿眼飄紅葉,都是相思淚染成。”將二人“須臾對面,頃刻分離”的悲戚之情,襯映得恰到好處。同時,于曲牌結尾處,梁祝反復詠唱:“欲別又難忍,欲別又難忍,止不住汪汪淚盈,正是難舍難分,和你恩愛情,和你恩愛情。”作者運用這精心設計的妙筆,既強烈地表現了梁祝依依訣別時,綿長情思; 又袒露了他們悲痛欲絕的心情和即使身處異地靈魂也要最終相依的決心。
英臺無法慰籍山伯那顆破碎的心,便將羅帕、戒指贈他,“權表殷勤”。不料山伯睹物傷情:“好一似和針吞卻線,刺人腸肚系人心。”訣別的贈物,更增彼此相思涕零。
結尾處,【斗黑麻】兩曲,“金烏西墜,玉免東升”,“宿鳥投林,昏鴉歸陣”,置身日暮月升的環境,二人“恨不得倩疏林掛住紅輪,把衷曲愁腸盡洗清”。接著合唱:“從此去人居兩地,天各一方,相思兩處,一般淚零。”詠唱兩遍,反復哭訴,聞此曲詞,睹此慘景,令讀者不禁聲淚俱下,產生強烈共鳴。【尾聲】可視作梁祝生同一情、死共一穴的誓愿: 他們今生不能相愛同鴛枕,便將情愛定于來世; 他們身軀不能相依相伴,也要九泉下永不分離。二人恪守著這一信念,雙雙走向殉情,出現靈魂化蝶相隨翩飛的悲劇而動人的結局。
這出戲,以優美清麗的曲詞,勾繪出一幅幅生動而充滿詩意的畫圖,這對人物的心理活動作了絕好的襯托; 數處曲詞,重復吟唱; 充分體現了人物纏綿無盡的情感,具有極強的感染力; 一只只生離死合之曲,曉暢明白,意重情濃,讀之牽人肝腸,催人共悲。可見作者高超的技巧在于以情動人。
上一篇:戲曲名著·傳奇編·無名氏·古城記(第二十九出團圓)
下一篇:戲曲名著·雜劇編·洪升·四嬋娟(第四折管仲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