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明代劇曲·明代傳奇·佚名《贈書記·花燭猜謎》原文與翻譯、賞析
【上林春】 (生女妝,丑扮侍女隨上。生) 婚賜朝廷誰不羨?只是我神魂驚閃。(丑)小姐,試看堂上催妝,好把香奩檢點。小姐,良時將至,不要只管沉吟,請自梳妝,待侍兒去取了鳳冠員領來。(下。生) 自家談塵,當日只為避難,扮做女子。誰想弄假成真。今日朝廷命嫁那傅賈。我思想起來,欲將此事就對義父說明,料他也罷了,只是皇上前日見我做了貶衛三臺的制詞,隨即要選我入宮。義父苦苦不肯。今日因皇上賜婚,才說是個男子,皇上不道義父被我瞞過,反疑心義父與我通共一路,欺誆朝廷了。萬一見罪,如何是了!我想此事到底瞞不過的,且待成親之后,再作區處。如今羞答答的教我怎生樣梳妝?(作梳妝,嘆介)
【紅衲襖】 我怎生傍妝臺貼翠鈿,我何心惜奴嬌籠玉串。我本是賀新郎要捧天孫雁,倒做了似娘兒輕乘帝女鸞。哎,傅郎,你只指望羅帳里偷諧合巹歡,又誰知晝錦堂空將花燭燦。(丑持冠帶上) 小姐,良時已至,你既梳妝完了,請戴了這鳳冠,穿了這錦袍。(作與生穿戴介,生) 侍兒,你見我振袖傾鬟,只道錦上花添也,誰憶秦娥不耐煩? (丑)小姐,老爺吩咐梳妝已畢,等新郎到來,出閣行禮。(下,末旦冠帶眾吹打行介)
【不是路】 鼓吹喧闐,絳蠟沙籠光燭天。人爭羨,婚姻御賜人生罕,似神仙,兩兩天風吹下凡,閬苑蓬萊何足羨? (眾) 稟老爺,到門了。(小生、生上迎介,凈喝介,小生、生) 迎鸞幰,門闌喜氣多璀燦。(生背介) 私心驚戰。(旦背介) 私心驚戰。(凈照常喝生、旦拜介,共送酒介。末、小生)
【賀新郎】 二姓交歡,荷天恩約婚金殿。想三生分緣非淺,試看那耿耿銀河良夜懸,映華堂梅梁吐艷。(合指生介) 香閨秀,(指旦介) 清朝彥,喜佳人才子諧姻眷。這樂事共相羨。
【前腔】 (生、旦) 四顧瓊筵,(旦背介) 惜新人枉為仙眷。(生背介)笑新郎枉垂清盼。(各背介) 真個是絲幙今朝適誤牽,好教人笑啼不敢。(合前末小生) 叫侍兒,送新人進房。(眾引生、旦行介)
【節節高】新郎正少年,配嬋娟,良宵三五風光占。叢花艷,鵲駕填,鴛衾燦,金蓮引處香風扇,牛郎織女應相羨。何必崎嶇上玉京?此中即是神仙畔。(末、小生眾下。生、旦吊場,分坐介)
【宜春令】 瞻衾枕,抱歉然,我和他形神一般。儻圖繾綣,還愁被底雙鴛閃。(作偷顧生介)小姐,小姐!你若是跨鳳蕭郎,到好做驂鸞仙眷。(合) 這其間,雄飛雌伏,倩誰廝辨?
【前腔】 (生背介) 蒙巾幗,暗自慚,鳳求凰依違眼前。覷著這錦衾燦爛,只圖交頸鴛鴦暖。誰知我蔽羅幃便將面目輕藏,解羅襦,難把本來偷掩。(合前,丑扮侍女持燭上。)
【三學士】 玉漏沈沈夜色闌,(作窺介) 呀,新人尚未安眠。待我進去,勸他們睡了罷。(作進向生介) 小姐,這時候怎么還不睡? (向旦介) 相公,你悠悠共對燈前語。(笑介) 怎不思款款同交枕上歡?相公,他便害羞,你該去替他解了衣服,強他去睡才是,怎么手也不動,只管陪他坐,坐到幾時呢?他寶襪防身牢自綰,須強把羅帶寬。(生背介) 我怎么與他同睡得?不免權推做有病罷。侍兒,(丑應介) 我
【前腔】 病體淹淹帶懶寬,伊休亂語胡言。(丑笑向生介)小姐,這個是免不得的。(旦背介) 我正沒法,如今將計就計,也只推有病便了。(轉介)小姐,我今宵疾憊思高枕,也只為當日干戈始息肩。(生) 這等,侍兒,你送相公到書房里去睡罷!對相公說莫怪稽遲鶯與燕,自有日合圖歡。
昨日天山早掛弓,蒙恩魚水喜和同。
今宵空把銀缸照,錯配鴛鴦逐晚風。
《贈書記》 情節本王同軌 《耳談》 中魏輕煙事。劇中增飾較多,情節更為離奇、曲折。劇敘兵部尚書之子談塵,父母雙亡 (其父被權相衛三臺迫害致死),門戶蕭條,與蒼頭奚奴相依為命。清明掃墓,偶遇俠妓魏輕煙,二人一見鐘情。異日,談塵往訪輕煙,忽聞衛三臺差人籍設談氏家產,還要將談塵流放邊塞。輕煙贈資讓談塵主仆遠走他鄉,自己則因放走談塵被拘、受酷刑,押解途中她抗辱、殺解差而落草為寇。談塵為避官府圖形追緝,男扮女妝,出家為尼,后被司禮太監費有收為義女。劇中女主角賈巫云,亦為孤女。叔父侵吞財產,又以報選人宮相威逼,她只得男妝出走,途遇傅子虛收為義子。后來,她隨傅子虛招安魏輕煙等女寇有功,皇帝封賞賜婚,令與費有義女成婚。這里所選《花燭猜謎》 即演這一陰陽顛倒的新人在洞房花燭夜中的困難處境。劇終,真相大白,二人恢復原妝,談塵與賈巫云、魏輕煙奉詔團圓。
《花燭猜謎》 是本劇最富戲劇性的一出戲。一對新人,一個是假冒的新郎,一個是喬妝的新娘。兩人各懷心事,都怕暴露真實性別,而落得難堪窘迫的尷尬境地,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還會蒙上欺君的罪名。于是,喜劇性的情節就在男女主人公惶恐微妙的心理活動中展開了。
先是談塵上場,堂堂七尺須眉丈夫,卻被迫扮女妝,羞澀作女兒態,其惶恐、難堪、無奈的心理自在情理之中。所以他上場唱的 【上林春】 首二句就表現了這種心情: “婚賜朝廷誰不羨?祗是我神魂驚閃。” 在常人看來,朝廷賜婚該是多么榮耀,誰不羨慕呢?可是“我” 卻驚魂不定。下面兩句是侍女敦促他梳妝。“奩”,女子梳妝用的鏡盒。
談塵在梳妝時唱 【紅衲襖】 曲,唱出了他的羞慚別扭的心情: 我怎么能傍著梳妝臺梳妝呢! “翠鈿”,鑲著翡翠的一種金首飾。我有何心思像女子一樣,戴上玉串顧影自憐。“賀新郎要捧天孫雁”,是說我本應是新郎。“天孫”,指傳說中的織女。“雁”,雁書。這里是自比牛郎。“似娘兒輕乘帝女鸞”,“輕乘帝女鸞”,用 “吹簫引鳳” 的典故: 據《列仙傳》 記載: 傳說蕭史 (亦作簫史) 為春秋時人,善吹簫,作鳳鳴聲。秦穆公以女弄玉妻之。為之筑鳳臺居之。一日,蕭史吹簫引鳳,雙雙跨鳳升天成仙而去。這里是說,我像女子一樣,乘著弄玉乘過的鸞鳳。帝女,帝王的女兒,這里指弄玉。談塵當然以為新郎自然是真的。所以,他感嘆 “傅郎” “只指望羅帳里偷諧合巹歡”,也就是說,只指望夫妻的魚水之歡。“又誰知晝錦堂空將花燭燦”,在白天點上花燭自然顯不出花燭的亮來,等于說白點了。你這新郎與我這個男子在洞房中,豈不白拜堂了? 當侍女給他穿戴時,他說你見我穿戴新衣,如錦上添花,豈知我像秦娥那樣不耐煩。值得提出的是,作者巧妙地在曲詞中嵌入了曲牌名: 如 “傍妝臺”、“惜奴嬌”、“賀新郎”、“似娘兒”、“羅帳里”、“晝錦堂”、‘錦上花 “、“憶秦娥” 等。在古典戲曲中,常有作者玩些文字游戲,有時將詞牌、曲牌名,有時將中藥名嵌入曲詞中。這樣做,固然可以增添曲詞的活潑生動,詼諧風趣,但有時也顯得有些牽強。這折戲本來就具有喜劇的氣氛,在一支曲子中,集了那么多的曲牌名,雖然與內容表達不無牽強之處,但卻較好地表現主人公談塵自我揶揄、調侃、無奈而又哭笑不得的情態,況且也符合作為書生的人物的身份。
接下來是眾人吹打合唱 【不是路】 “鼓吹喧闐,絳蠟紗籠光燭天” 數句,是眾人的贊美之詞。“喧闐”,哄鬧之聲。“絳蠟” 就是紅燭。點著紅燭的紗燈籠把天都照亮了。下面是說看到如此好的一對新人,真讓人羨慕。朝廷御賜婚姻,這在人生中是罕見的好運。這一對新人好似神仙雙雙被天風吹下凡。“閬苑”,閬風之苑,閬風,山名。閬苑和蓬萊都是仙人所居住的仙境。這句是說,這對新人是如此幸福美滿,仙境又有什么值得羨慕的呢? “迎鸞幰”,迎接新娘的車。“幰” 是車的帷幔,這里借指車。“門闌”,門遮。迎親的車到了,門前喜氣洋洋。可是,新郎和新娘背地里卻 “私心驚戰”,私下里心驚膽戰。
【賀新郎】 是贊禮 (即司儀) 唱的贊美詞。前二句言二姓結婚,應感荷皇帝的恩德,在金殿上賜婚。“想三生分緣非淺” 三句,“三生” 是佛家語,指前生、今生、來生。三生的緣分當然不淺了。在如此良夜,看璀燦發光的銀河高懸空中,華麗的堂屋也增光彩。“香閨秀,清朝彥”,猶言 “女貌郎才”。“清朝彥”,圣朝中有才學、有德行之士。才子佳人得配良緣,這樂事自然大家都很羨慕了。
在 【前腔】 中,有生旦合唱,有各自獨唱。“四顧瓊筵”,是兩人合唱,意為環視精美的喜筵。賈巫云背唱 “惜新人枉為仙眷”,背唱就是假定在場的對方沒有聽見,唱出自己的內心獨白。這里,賈巫云心想,可惜新娘枉生就仙女般的美貌。她也是女子,如何相配?談塵背唱 “笑新郎枉垂清盼”,意謂可笑新郎白白地對自己垂青。他也是男子,如何結合? 盼,看也。“垂清盼”,即垂青。“青”,青眼,黑眼,即看重的眼光。下面兩句是兩人同時背唱: “真個是絲幙今朝適誤牽,好教人笑啼不敢。” 前一句出自月下老人的傳說。傳說月下老人主人間的婚姻。他把一條紅絲帶系在男女的腳上,這對男女就會成為夫婦。這句是說月下老人誤牽紅絲帶,把兩個同性的人牽在一起了。所以使他們啼笑皆非。
緊接著,眾人送新人入洞房。【節節高】 又是眾人的賀詞。前兩句再次說他們少年配嬋娟,可謂天作之合。今宵既是吉期,又是十五團圓之日,故謂良宵。“三五” 即十五。下面是描寫美好風光: 一叢叢艷麗的花、賀喜的車駕塞路填巷。鵲,喜鵲,喜鵲報喜。鵲駕,賀喜的車駕。新人的被子光鮮燦爛。“金蓮”,指女子的腳,這里指新娘的腳。新娘走過,香風飄來。此情此景,就是天上的牛郎織女也應羨慕不已,何必到天上的宮闕呢?這里就是神仙之境。“玉京”,天上的宮闕。
【宜春令】 是賈巫云內心獨白的一段唱。前三句寫她見婚床上的衾枕感到抱歉。因為 “我和他形神一般”,都是女子。下二句是說倘然圖夫妻恩愛好合,那么最發愁的是被底下竟是兩個女子。接著她想,倘然你是男子,倒可以配成一對美滿眷屬。“跨鳳簫郎”,即上述吹簫引鳳的蕭 (簫) 史,“驂鸞仙眷”,“驂”,原意為同駕一車的三匹馬。這里的意思是把鸞鳳當作駕車的馬。“仙眷”,神仙眷屬。合唱 “這其間,雄飛雌伏,倩誰廝辨?” “倩”,靠。此句謂誰能分辨男女? 此句顯然受《木蘭辭》 的影響。《木蘭辭》 的結尾為: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
侍女持燭上唱 【三學士】,第一句謂夜已深。“玉漏” 是古代記時的用具。“闌”,晚也。侍女窺見 “新人尚未安眠”,便勸他們安睡。在勸 “相公” 睡時,唱出了一聯對仗工整的對句: 說他 “悠悠共對燈前語”,怎不思 “款款同交枕上歡”?妙就妙在由侍女敦促上床,更逼一步,加劇了矛盾,增強了喜劇氣氛。她甚至要假“相公” 賈巫云對 “新娘” “強把羅帶寬”。“寶襪防身牢自綰”,是說 “新娘” 為防身用襪子牢牢打成結,所以要 “強把羅帶寬”。
談塵為擺脫窘境,無奈只得托病。在 【前腔】 中,他對侍女說自己 “病體淹淹帶懶寬”,你不要胡言亂語。“淹淹”,猶 “懨懨”,有病的樣子。“伊”,本第三人稱 “他”,這里為第二人稱 “你”。賈巫云正中下懷,遂 “將計就計,也只推有病”,她對 “小姐” 說“今宵疾憊思高枕” 也只為 “當日干戈始息肩”。今夜有病很疲憊,也只為當日打仗才休息。于是假新娘談塵便吩咐侍女送相公到書房去睡并對 “相公” 說: “莫怪稽遲鶯與燕,自有日合圖歡”。意謂不要怪我延遲耽誤了室家之樂,歡愛好合來日方長。“稽遲”,停留,耽誤。“鶯與燕”,皆春時鳥,多以此比喻春光物候。此處比喻夫婦室家之樂,所謂“春宵一刻值千金” 者也。接著是四句下場詩: “昨日天山早掛弓,蒙恩魚水喜和同。今宵空把銀缸照,錯配鴛鴦逐晚風。” 詩的意思是昨日戰爭早已結束,蒙皇恩賜婚原應皆大歡喜。可是今宵枉把花燭照,錯配了鴛鴦,只落得洞房晚風凄涼。“天山”,泛指邊陲。“掛弓”,息戰。“魚水”,形容夫婦之情愛。第三句 “今宵空把銀缸照”,是化用了宋代詞人晏幾道《鷓鴣天》 詞句: “今宵剩把銀燈照,猶恐相逢是夢中。” “銀缸”,“銀燈”,燈也。
這出戲充滿喜劇氛圍。曲詞體貼入微地狀寫了主人公微妙復雜的心理狀態,表現了人物鮮明的個性。由于要突出喜劇特點,所以,曲詞寫得較為通俗易懂,平易近人,較少運用生僻的典故,當然,仍不失其雅。如用曲牌嵌入曲詞中,雖不無牽強之處,但也顯得別致有趣。又如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句,增強了曲詞的文學性。
上一篇:《讀離騷》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趙氏孤兒大報仇》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