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劇曲鑒賞辭典·清代劇曲·清代雜劇·尤侗《讀離騷》原文與翻譯、賞析
【混江龍】(生)小兒造化,七顛八倒總由他。我問他,九重誰壘?八柱誰加?我問他,女媧手怎補粘五色石?我問他,康回頭怎撞漏百川洼?我問他,五百八十九分,老羲和打過幾盤算?我問他,二億三萬余里,莽章亥踹破幾雙靴?那日月呵,為甚急忙忙跳雙丸烏飛兔走?那星辰呵,為甚密叢叢編五珠虎攫龍拿?那云霧呵,為甚糾縵縵白馬黃牛陳海市?那風雨呵,為甚豁條條嬰兒少女鬧窗紗?那雷電呵,疾轟轟可是玉女投壺捶石鼓?那霜雪呵,飏霏霏可是瑤姬剪彩繡琪花?那虹霓呵,光閃閃跨橋梁何人題柱?那河漢呵,響軋軋弄機杼若個乘槎?那山呵,顫巍巍半青天誰堆起千巖萬嶂?那水呵,古都都平白地怎塌下九曲三巴?說不盡中天外大人國、女子國、毛民國,誰認得程途兜搭; 記不起上古前循蜚記、因提記、禪通記,那曉得譜牒根芽。沒調停揖讓征誅酒三杯棋一局,硬分張中國蠻貊盤四角路三叉。可怪的,馬出圖,龜出書,更死麒麟哭斷二百年魯史;可疑的,燕生商,熊生夏,并活鳥翼扶起三十世周家。可詫的,四目頡,鬼泣神號,只一畫亂演典墳丘索;可憎的,一足夔,鳥儀獸舞,費百拜強分兇吉賓嘉。最奇的,畫九鼎,魑魅魍魎,四乘推開碣石;最巧的,排八陣,龍虎鳥蛇,一竿釣出瑯玡。可恨的,酒池肉林,無愁天子盡消受玉杯象箸;可惜的,夏臺羑里,有道圣人也不免鐵鎖銅枷。天那,若是勸忠呵,不見那萇弘血、比干心、鏤劍鴟皮吳國恨;若是教孝呵,不見那伯奇蜂、急子節、偏衣金玦晉軍嘩。若是愛才呵,不見那孔先生、孟夫子抵掌高談,整日價羸馬棧車休館舍;若是惡佞呵,不見那衛大夫、宋公子脅肩諂笑,一般兒峨冠博帶坐官衙。若是福善呵,不見那西山上絕粟采薇千載饑寒烏啄肉;若是禍淫呵,不見那東陵下膾肝吮血終朝醉飲虎搖牙。說富呵,有那陶朱公散千金,怎教苦黔婁曳杖操瓢襤褸模樣;說貴呵,有那蘇季子相六國,怎教老侯嬴抱關擊柝冷淡生涯。論年呵,可笑那頹彭祖八百歲一世龍鐘,偏則是泣顏回少年白發。論貌呵,可厭那蠢無鹽三千人一身寵愛,偏則是葬西施薄命黃沙。這一樁樁皮里陽秋寫不完董狐筆,一件件眼前公案載不了惠施車。便百千年難打破悶乾坤,只兩三行怎吊盡愁天下。休怪俺書生絮聒,且聽波上帝嗟呀。
我們從這部雜劇的題目上,就可以看出它的某些鮮明的特點。整個劇作,乃是劇作家讀過《離騷》后所發表的感想——它的題目就是它作為 “案頭之曲” 的一個標志。這部劇作在尤侗的雜劇中,并非翹楚之作,但它卻為尤侗贏得了良好的聲譽。此劇曾在宮廷中演出,深得清世宗福臨的賞識,因之而名揚天下。這其中,是自有原因的。雖然此劇乃是 “奪他人之酒杯,澆自己之塊壘” (劇中屈原語) 的抒憤之作。但由于尤侗在表達上作了巧妙的安排,以典雅精美的文辭掩飾并淡化了屈原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就使得此劇的批判性大大地減弱了。研究者甚至有理由懷疑,劇作第四折中旁逸斜出的宋玉夢會高唐神女的情節,乃是劇作家有意迎合順治帝的欣賞趣味而設置的。
雜劇 《讀離騷》 運用了大膽的想象,敷演 《楚辭》 中 《天問》、《九歌》、《漁父》、《招魂》 諸篇及宋玉辭賦中的相關情節而成。劇作講述了屈原被放逐后問天行卜,為巫覡作 《九歌》,并最終不聽漁父勸告自沉汨羅的故事。最后還聯綴了宋玉夢遇巫山神女及為屈原招魂的情節。
此處所選為第一出中,屈原問天時所唱的 【混江龍】 曲子。屈原被放逐之后,悒郁彷徨,精神處在劇烈的動搖之中。他對舊的信仰與傳統的思想產生了強烈的懷疑,他苦極而呼天,對宗教神話、自然及歷史中的諸多事物和現象發出了疑問。這支曲子就是當時情感思想的寫照。“小兒造化,七顛八倒總由他” 一句,乃是他對小人們興心嫉妒、爭寵弄權、翻云覆雨,如同兒戲般的種種表現產生強烈懷疑與不滿時所發出的感慨。自 “我問他,九重誰壘” 句至 “莽章亥踹破了幾雙靴”,是屈原對神話傳說中的事件發出的疑問。九重天最初由誰壘起? 支撐天的八根柱子又是由誰樹立?女媧是怎樣用五色石補的蒼天?共工 (名康回) 又是怎樣怒觸了不周山使大地傾斜,百川東流? 為太陽駕車的老羲和怎樣算出了周天共三百六十五度五百八十九分? 大章與豎亥用腳步量出了大地的長和寬,又需要跑爛幾雙靴子?這些對天地本原現象的質問,表現了屈原對整個世界舊有秩序的懷疑。
此后自 “那日月呵,為甚急忙忙跳雙丸烏飛兔走” 至 “那硬分張中國蠻貊盤四角路三叉”,是屈原對種種天文地理現象所發出的疑問,“跳雙丸烏飛兔走” 是說日月的運行,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月中有玉兔。“編五珠虎攫龍拿” 是指天空中的星象。“五珠” 指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 “虎攫龍拿” 則分別指白虎、青龍等各種星象。接下來,屈原提出:那些云霧為何變幻無定,時而像白馬黃牛,時而又如海市蜃樓?那白亮亮的雨腳為何像嬰兒和少女的眼淚一樣,被風卷起射向窗紗 ( “鬧” 字或作 “泣”)?那轟鳴的雷電是否上天的玉女在玩投壺游戲時捶響巨大的石鼓而發出?那紛紛飄揚的霜雪是不是出自神女之手的剪彩和琪花?那光閃閃的虹霓像橫跨的橋梁一樣,誰能在橋柱上題字?誰在天上的銀河邊織布,又是誰曾泛舟到過那里?那些高聳入云的山脈都是誰堆砌而成? 好生生的大地怎么竟會出現九曲黃河與流經三巴的長江?誰能認出到達那些中國之外的奇異國度的崎嶇道路?有誰能記得循古記、因提記等那些古老的世紀,又有誰能知道那些文書所記載的氏族世系根源?天下的征戰仿佛無法調解的一局棋,為何硬是把世界分成中國與蠻貊?這些疑問,觸及了大自然最基本的規律與生命起源的奧秘。
接著,屈原對歷史中的許多事件與人物產生了懷疑。他認為伏羲氏治天下時,龍馬負圖從黃河中躍出,神龜負書從洛水中出現,以及后來孔子因周天子西狩獲麟便終止著述 《春秋》 (魯史) 的事件,都是很奇怪的。而燕子生出商朝的始祖,鯀化為黃熊生出夏朝的開創者大禹,周的始祖后稷幼時被棄,受到飛鳥的庇護才有了后來延續了三十世的周王朝,這些事情都是很值得懷疑的。屈原認為,長著四只眼的倉頡造字時鬼哭神號,伏羲氏以一畫開始而有了后來演化出的三墳、五典、八索、九丘這些典籍,都是很值得驚詫的。而有一只腳的夔率禽獸而舞,人們從此制定出吉、嘉、賓、軍、兇等諸多繁瑣的禮節,又十分可憎。大禹鑄成的九鼎上刻繪著魑魅魍魎,他時而乘車,時而乘舟、乘橇、乘棒,往返治水,終于把堵在黃河入海口的碣石山弄到海里,是十分奇怪的事情。接下來,屈原對呂尚垂釣渭水,演成各種陣法,從而開創出齊國 (瑯玡代指齊國),殷紂王荒淫無道,過著酒池肉林、玉杯象箸的生活,周文王被拘于羑里等事件,發表了看法。屈原認為鮮血化為碧玉的萇弘,心被殷紂王挖出的比干,被吳王夫差賜劍自盡、死后尸首被裝入皮袋 (鴟夷)沉入江中的伍子胥,才是可以勉勵人們忠貞盡節的榜樣,被后母誣陷的伯奇,被父親奪妻后又遭放逐的伋子,以及被人加害,在軍陣中穿著左右異色的偏衣,佩帶著金玦的太子申生,才是可以教人以孝道的孝子。說起來愛才,即使是像孔子、孟子這些抵掌高談的名士,也只能整天坐著瘦馬駕著的車子周游列國,夜晚休息于館舍中——哪里有愛才的君主呢?像衛大夫 (彌子瑕)、宋公子這些戴著高帽子,穿著寬大的衣服坐在官衙里的脅肩諂笑之徒,真是地道的邪惡奸佞之人。說起有福善的人,伯夷叔齊倒好,他倆為了不當國君,隱居在首陽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落下了千載的賢名,最后竟餓死山中,尸首也被烏鴉給吃掉了。如果論狠毒殘暴,就要數得著食人肝、喝人血的東陵盜跖。說起來富有,有越國大夫范蠡 (陶朱公) 這樣拋撒千金的巨富,為何還要讓黔婁這樣的貧苦人食不果腹、衣不蔽體呢? 說起權貴,既有了那掛六國相印的蘇秦,為什么卻讓老侯嬴一輩子只當了一個報更守城門的小吏呢?說起長壽,那彭祖活了八百歲,卻為何讓顏回英年早逝! 說起相貌來,那丑陋的齊國女子鐘離春 (居于無鹽邑) 作了齊宣王的后妃,備受寵愛,卻為什么偏讓美貌的西施不得善終,葬身黃沙!
這一樁樁史實 (皮里陽秋即《春秋》,此指史書) 所引出的疑惑與不平,即使是董狐那樣的良史也無法寫盡; 眼下的一樁樁公案如寫成書,惠施的載書車也不能將它們裝完 ( 《莊子·天下》 中說惠施“其書五車”)。“便百千年難打破悶乾坤,只兩三行怎吊盡愁天下。” 如今楚王昏聵,屈原的政治理想與人生抱負已沒有希望實現,他的憂愁苦悶,實在是無法消解的。而屈原又問天不語,他便想起應該到太卜鄭詹尹那里再去占卜一下自己的命運。那就是此劇后面的情節了。
需要注意的是,這支曲子中屈原問天的諸多疑惑,并非全部出自 《楚辭·天問》。劇作家在撰寫戲文時,對 《楚辭》 中的有關記述,進行了大膽而自由的改造。《讀離騷》 一劇在思想上較少值得格外注意的地方。值得欣賞者特別留心的,倒是它那頗為精美的曲辭。這是一部逞才使氣的作品,劇作家對曲辭的關注與用力,遠遠超過了他對劇作思想意義的開掘。從這支曲子中,就可以略見端倪。在此后的曲文中,除引用 《楚辭》 之外,尤侗至少直接引用了唐代戴叔倫、自居易、張志和以及南朝謝朓等人的詩作,并模仿了 《西廂記》 等名劇中諸多曲子的行文格式,他在熔鑄古人佳作的實踐中,盡情地呈顯著他的才學。《清史稿·文苑傳》 中評尤侗:“天才富贍,詩文多新警之思,雜以諧謔。每一篇出,傳誦遍人口。” 不獨詩文,他的戲劇也是同樣。它對于清代 “案頭之曲” 的流行,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
上一篇:《諸葛亮夜祭瀘江》原文與翻譯、賞析
下一篇:《贈書記·花燭猜謎》原文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