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浣溪沙》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樓倚春江百尺高,煙中還未見歸橈,幾時期信似江潮? 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日長才過又今宵。
此詞寫閨怨,雖是傳統題材,但卻能別具一格,形成自己所獨有的聲口面目。
詞的開頭選擇了一個可以登臨遠眺的高樓,作為抒情的依托點。“樓倚春江百尺高”,寫高遠兩種空間,一是臨江的百尺高樓,一是煙波迷濛的春江。登上高樓為了看得更遠,是有所企望人的正常心理。春江水流溢著春的柔情,江上煙氣迷濛,兩岸草木生機勃勃,陽光明麗。在高樓上本是可以感受到春的強烈氣息的,然而主人公并不理會大好春光,只是凝神屏氣地觀察搜尋江上的片片歸帆,“煙中還未見歸橈”,這是溫庭筠“過盡千帆皆不是”(《夢江南》)望歸境界的再現。“橈”,劃船的槳,代指船。春江上水氣彌漫,片片白帆從遠方駛來,由模糊而清晰,然而第一次辨認后都令主人公失望,而每一回失望之余,富有很強節奏感的江潮聲聲,反倒惹起主人公傷感埋怨情緒。“幾時期信似江潮?”等來的不是丈夫的身影和音容笑貌,而是去而復返,極有規律的春江潮訊。這句話用李益樂府詩《江南曲》:“嫁得瞿塘賈,朝朝誤妾期。早知潮有信,嫁與弄潮兒。”只是語氣更為委婉: 她還指望著失約的丈夫能有一天也會應約如期歸來,所以委婉中交織著失望與期待的矛盾心理。
正因為如此,主人公才沒有離開樓頭,而是耐心地等待,只是由情急變為憂郁,在失望之間她看見了眼前出現的盎然春色。“花片片飛風弄蝶,柳陰陰下水平橋”,二句明為寫景,實則寫人。那雙雙的彩蝶翻飛,追逐著片片隨風飄墜的落英,似乎也為了暮春的臨近而格外殷勤,它們試圖通過辛勤的采擷挽留春色,其用心何等良苦! 這對追尋丈夫蹤跡的女主人公因觸景生情,就更惹起她的懊惱了。“柳陰陰下水平橋”一句同寫暮春景色。綠柳濃蔭,長條拂水,春水漲滿與橋面幾乎相平,記得當初她與丈夫在橋上折柳贈別,相約來年春日相聚,誰知春天來臨,楊柳依依卻不見親人蹤影,如今“流水落花春去也”,這教她如何不苦惱而傷神呢? “日長才過又今宵”,一個失望的白天剛過去,一個難挨的夜晚又將降臨! 詞以詠嘆的口氣作結。“才”和“又”二字模仿女子聲口,可謂維妙維肖。春宵的思念是痛苦而漫長的,從白日里倚樓登高,凝眸春江卻望而不見的專注癡情中,我們不難想象她寂寞難耐,將在春宵里度夜如年。只是小詞僅僅在一聲長嘆中便戛然而止,留下“味極雋永”的想象空間,讓讀者去回味。
上一篇:《韋莊·浣溪沙》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蘇軾·浣溪沙春情》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