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
白頭學種邵平瓜①,四百年前故將家。
第二泉頭春夢醒②,洞庭煙水接天涯③。
【注釋】
①邵平:即召平,秦時廣陵人,封東陵侯。秦之后,種瓜于長安城東,瓜美,俗稱東陵瓜。②第二泉:即惠山泉,在江蘇無錫惠山下,有上中下三池,水清味醇,唐陸羽、元趙子昂稱之為天下第二泉。③洞庭:指太湖。
【評說】
本詩選自美國印地安那波里斯美術館藏王蒙《惠麓小隱》題詩。據張丑《清河書畫舫》卷一一上之題記,知此卷實為王蒙全圖之前半卷,明代藏太原王氏家,不知于何時流落到美國。
王蒙早年曾官理問,后棄官隱居于臨平(今浙江余杭)之黃鶴山,自號黃鶴山樵,因而他的許多畫是反映他隱遁耕讀時之情景,表達其漁隱之思的,如《青卞隱居圖》、《谷口春耕圖》、《花溪漁隱圖》及此處的《惠麓小隱圖》等都是如此。《惠麓小隱圖》為孟敬叔畫,是他晚年的作品,描繪文人在惠山腳下隱居的環境。畫中山麓岡阜間有清泉流淌,岡阜上長松高柳,雜木成陰,溪流旁有草閣水榭,岡阜后可見柴門及叢竹簇簇,加上遠山迤邐于畫幅上端,整個畫面充滿著文人理想中的山林野趣,反映了畫家對大自然的眷戀,對隱居生活的喜愛。畫家的自題詩表現的亦是同一主題。詩的前兩句“白頭學種邵平瓜,四百年前故將家。”即言孟敬叔遠離官場,要脫離官宦生活,像秦時的邵平一樣,以種瓜為生,做一遁跡山林的隱士。“第二泉頭春夢醒”一句,點明畫中所繪乃為無錫惠山周圍的景致。詩的最后以景結情,既增強了詩的韻味,又體現了隱居生活的悠閑平靜、怡然自得。在醉人的春光里,在甘冽清澈的泉水旁午憩,睜開眼,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煙波浩渺、天水一色的萬頃湖面,令人心胸開闊,塵慮頓消,飄飄有凌波之想。這是何等逍遙怡然的生活啊!詩畫相映,畫家向往山林野趣的情志躍然紙上。
上一篇:《惠崇春江曉景二首(其一)》題畫詩賞析
下一篇:《李公麟陽關圖二絕》題畫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