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柳歌辭(其二)·折楊柳歌辭(其二)(北朝樂府民歌)》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腹中愁不樂,愿作郎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
《折楊柳歌辭》是南北朝時期一組北方樂府民歌,見于宋郭茂倩所編《樂府詩集》中《梁鼓角橫吹曲》。其題名蓋取之于這組詩的第一首“反折楊柳枝”一句。“柳”與“留”諧音,故古詩中常以折楊柳寫惜別之情。這組詩共五首。其中有抒寫行役之苦的,如第一首;有贊美塞上健兒快馬的,如第五首;有述寫塞外風情的,如三、四兩首。本篇原列第二首,是一首抒寫愛情的詩篇。
全詩以一個女子傾吐內心情愛的口吻寫出。詩的首句直述胸中情緒。既言“愁”而又言“不樂”。這種反復的強調,傳達出這位多情女子內心積郁的愁苦之深。那么,她為什么如此地“愁不樂”呢?接下來,作品并沒有去點示這種情緒產生的緣由,卻讓她以正面去述說自己發自內心的愿望:“愿作郎馬鞭”。其實,這就已經暗示出女主人公“愁不樂”的原因是由于正經著愛情的折磨。但同時也突現出她對美好愛情生活的強烈向往。她的這種美好的心跡是以比喻的方式設想出的,既富于北方特有的地域風情,又合于少女的心理,顯得那樣的簡單,卻又是那樣的真純。
詩的三、四兩句即第二句“愿作郎馬鞭”的愿望作進一步的設想和發揮:“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邊”。擐(huan),套,環繞之意。蹀(die),行走之意。這位純情少女之所以“愿作郎馬鞭”,原來是因為這樣可以象情郎的馬鞭一樣,出出入入環繞在他的臂上,行走坐臥偎依在他的膝邊,與他形影相隨,永不分離。只要能夠與自己的心上人在一起,即使變做他的馬鞭也在所不惜。這是多么的一往情深啊!至此,少女那熾烈而又純樸的愛情已被傾吐得淋漓盡致。詩歌也就在這種美妙而又真純的幻想中結束了。
南北朝時期的北方樂府民歌,往往以質樸剛健、慷慨爽朗的抒寫為其特征,即使是那些描寫情愛的作品也是這樣。與當時南方抒寫愛情的民歌那種纏綿婉切的風調恰形成鮮明的對照。比如“梁鼓角橫吹曲”中《折楊柳枝歌》里面的一首:“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阿婆許嫁女,今年無消息。”再如《幽州馬客吟歌辭》中的一首,“南山自言高,只與北山齊,女兒自言好,故入郎君懷。”這些作品對愛情的抒寫都是直率而坦誠的。這篇《折楊柳歌辭》也是同樣。作品完全以一個北方純情少女幻想的方式來抒發感情。這種幻想看去似乎那樣的天真而不切實際;然而正是這種幻想突出地表達了她內心熾熱深摯的情愛。全詩一共四句,每一句都把心中所想的一切直言不諱地和盤道出,顯得那樣坦率而又直接,這既表現出北方少女那純真的心地,又表現出她爽朗的性情。
上一篇:《王維·息夫人》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敦煌曲子詞·拋球樂》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