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14篇,是1944年冬天,我們從延安南下途中的幾個場景和一些人物的札記。南下的聞見,比在這里反映的豐富百十倍,現在僅僅寫了這一些。
使我不甘沉默者,并不是由于我經歷很多,而是由于我看見了和聽見了一些。8年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和新四軍不屈不撓地堅持人民解放的戰爭。在這兩支兄弟軍隊的戰場之上, 天天發生不平凡的事跡。這將是文藝寫作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里記下的一些素材,成于動蕩時期倉忙之際, 不免粗糙,印了出來, 為的是留一個紀念。
抗日戰爭成為過去了。憑著黨的領導和人民軍隊的力量,我們勝利了。無恥的奴才們曾經企圖遮蓋幾千萬軍民所流的鮮血,替他們的新主子鼓吹原子彈。這只是顯露了他們的下流的奴才相而已,有無數的斗爭經驗的中國廣大人民是嚇不翻的。
我們中國真正是多災多難。趕走了日本鬼子, 又來了美國豺狼。死了一個汪精衛,還有一個蔣介石。但是人民不但曉得過去是怎樣得到勝利的,而且知道將來會怎樣勝利。他們信賴毛主席的天才的領導,信賴他們自己和八路軍、新四軍全體英雄們的無邊的力量。現在,正如中共中央“七七宣言”中所指出來的:
“解放區人民的斗爭和國民黨統治區城市鄉村各階層人民的斗爭,正在聯為一片燎原的怒火,我們不但在國內有全民族的聯合戰線,在國際也有廣大的同盟軍。”
如果美國帝國主義分子和漢奸汪精衛的繼承人敢于玩火,我們會把他們燒焦的,正和我們把日本鬼子和汪精衛燒焦了一樣。
謹以本書紀念南下途中犧牲的同志。他們的英靈將永垂不朽。
1946年7月,熱河赤峰。
(《南下記》,光華出版社1948年2月版)
賞析 這是周立波為他自己創作的報告文學集《南下記》寫的后記。一般來講,后記總要談一談寫作的過程和體會,對有些問題做些補充和交代。而周立波的這篇后記則更具特色。它不僅具備一般后記所有的內容,而且因為它寫于一個特殊的時期,還使它具有一種時勢短評的特點,這是一般后記所沒有的。
周立波的這篇《后記》篇幅不長,但內容十分豐富。他首先說明了成書的時間,簡要概括了書的內容,并且指出豐富的生活是文藝創作的源泉,這既是他創作的經驗之談,也表明了他的文藝觀。接著指出了當前形勢的嚴峻,揭露美蔣政府的陰謀,并對未來局勢作出預測。《后記》與新聞特寫體式的《南下記》前呼后應,在一個歷史的轉折時刻,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南下記》寫于1944年,此時正處于中國人民同日本帝國主義的最后決戰時刻。作者記敘的是從延安南下途中的見聞,所記的人物,上至李先念、王震等抗日戰爭中的軍事家、指揮家,下至劉福娃等10多歲的孩童,表現了中華民族全面奮起抗戰的意志和決心。抗日戰爭已經勝利在望。
然而,當此書出版的時候,時勢又發生了新的變化。抗戰勝利之后,國民黨政府搶占勝利果實,勾結美帝國主義,企圖發動內戰。這就使親自目睹根據地軍民浴血奮戰的作者尤感憤慨。所以, 《后記》的后半部分著重評論時勢。由于有《南下記》所記的史實作背景,所以作者極其自信,情感激昂,義正辭嚴。這樣就使《南下記》更具現實的針對性,既成為現實的宣言,又成為歷史的鏡子。《南下記》是中國人民不屈精神的體現,以此觀之,對于未來的局勢是不難預料的。作家滿懷信心地指出,如果美蔣政府敢于玩火,他們必然被人民戰爭的熊熊烈火所焚毀。歷史完全證實了這一點。充分表明了作家周立波堅定的政治信念和卓越的政治遠見。作家的浩然正氣使這篇《后記》產生了一種磅礴的英雄氣和崇高美。
上一篇:《華陽頌》跋尾|原文|翻譯|賞析
下一篇:《古本水滸傳》序|原文|翻譯|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