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庭筠·南歌子》愛情詩詞原文與賞析
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
與,作鴛鴦。
《南歌子》本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花間集》收溫庭筠《南歌子》共七首,其余幾首,多是思婦之辭。這一首,是寫一位少女思嫁而擇其伉儷的情景。
“手里金鸚鵡,胸前繡鳳凰”,作者先寫女子眼中所見。來者是個風度翩翩的少年公子,手里擎著鸚鵡,身上穿著繡有鳳凰的錦服,青春瀟灑,無限風流。“金”字,表示其名貴富麗,以襯人之身分。隨著這位少年郎的出現,引起了女主人公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偷眼暗形相”,“偷”、“暗”,是不敢公開,半遮半掩。形相,打量,細看,是仔細觀察。姑娘先是偷偷的端詳,經過一番細致觀察,隨即作出自己的決斷:“不如從嫁與,作鴛鴦”。從嫁與,等于說就這樣嫁給他。是公子身上的錦衣玩好,還是公子的不凡氣度,吸引著這位女子,使她一見鐘情,率爾作出這樣的抉擇? 詞里沒有交代。然而一個思春心切、渴求愛情的少女形象,躍然于紙上。
讀這首詞,有兩點特別值得我們玩味。這首詞前兩句,是寫女子眼中所見,最后兩句,是寫女子心中所思。連結前后二者的紐帶,便是“偷眼暗形相”一句。女子這么一個細微然而認真的動作,完成了她從表象觀察到內心思維,最后作出決斷的全過程。一“偷”、一“暗”二字,又加重了全詞的感情色彩與藝術魅力,刻畫出懷春少女大膽渴求而又嬌羞欲掩的憨態來。從結構來看,這一句使得整首詞前后騰挪變化,更加活潑。此其一。其二,溫詞常喜歡用密集的意象來寓托所表現的內容。如《菩薩蠻》中的“小山重疊金明滅”與“水精簾里頗黎枕”等,都是。這首詞,卻不在于意象的密集,而在于意象變換的自然。鸚鵡、鳳凰,都是愛情婚姻的象征,這兩個意象的出現,自然的引起女子(也包括讀者)關于愛情婚姻的聯想,有了這個聯想,才使她暗中仔細打量起對方來,最后作出“從嫁與”的抉擇,并以抽象的“作鴛鴦”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心愿和美麗的憧憬。這個變換,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很自然的揭示出女子的心理變化過程。
溫庭筠的詞,多半柔靡婉麗,“精艷絕人”(劉熙載《藝概》),詞中情事,蘊藉深婉,不肯直說破。這首詞卻顯得直切淺俗,有濃厚的民間生活氣息。《栩莊漫記》在評論溫詞時說:“飛卿《南歌子》有《菩薩蠻》之綺艷,而無其堆砌。”又說:“《花間集》詞多婉麗,然亦有以直快見長者,如‘不如從嫁與,作鴛鴦’,‘此時還恨薄情無’(后句為歐陽炯《浣溪沙》詞句)等詞,蓋有樂府遺風也。”對于這首詞來說,此話可謂中的之評。
上一篇:《納蘭性德·南鄉子》愛情詩詞賞析
下一篇:《李之儀·卜算子》愛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