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浪淘沙》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唐]劉禹錫
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
《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 《樂府詩集》列入《近代曲辭》。《浪淘沙詞》始于劉禹錫、白居易,大抵描寫風沙推移以見世變遷無定,或則托意男女恩怨。劉禹錫《浪淘沙詞》九首是他在穆宗長慶年間任夔州刺史時所作,這組詩以“浪淘風簸”的貶謫生涯為背景,述寫見聞,抒發所感,一首一意,各有興會,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藝術風格,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這首詩為九首的第一首。詩人以飛動的筆觸,描繪了黃河自天而來、奔騰千里的壯麗圖景,并馳騁想象,表達詩人的豪邁氣概。
九曲黃河,指黃河彎曲的地方很多。《初學記》引《河圖》:“黃河九曲,長者入于渤海。”萬里沙,指黃河漫長,流經各地,夾帶大量黃沙。黃河自天邊滾滾而來,波濤洶涌,奔騰澎湃,勢不可擋,十分壯觀。接著,借用漢代張騫尋找河源的故事,展開聯想。晴天夜晚,天空呈現出一條明亮的光帶,夾雜著許多閃爍的小星,看起來象一條銀白色的河,叫做銀河。其實,銀河是由許許多多的恒星構成的星系。而古人認為銀河和黃河相通,傳說漢武帝派張騫出使大夏尋找黃河源頭,經過一個多月,張騫乘筏直上銀河,見到了織女而還。牽牛、織女是兩個星宿。古代神話把這兩個星宿說成是牛郎、織女。織女為天帝孫女,終年織造云錦, 自嫁與牛郎之后,就不再織錦。天帝大怒,強令她和牛郎分開,隔銀河相望,只準在農歷七月七日相會。后兩句詩人展開奇特的想象,表示要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河,逆流而上,直到牽牛織女家。“直上”二字,表現了詩人雖遭貶謫,而意氣猶存,“乘長風、破萬里浪”,一往無前的英雄氣概。
清代吳喬《圍爐詩話》卷三引賀黃幺(裳)的話說:“夢得佳詩,多在朗、連、夔、和(按:“原文作“蘇”,誤)時,作主客以后,始自疏縱。”他在朗州、連州、夔州、和州時期,能夠接近人民,向民歌學習,使自己的詩歌創作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在蘇州任上寫的《浪淘沙詞》不僅題材廣闊,而且從藝術上說,既不同于單純的民歌,又與一般文人的創作有所不同,顯得樸素優美,別具一格。象這首詩,意境壯闊,雄奇絢麗,給人以強烈的飛動的美感。劉禹錫曾說:“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馳可以役萬里,工于詩者能之。”前一句是說,詩歌要精煉含蓄,后一句是說,詩人要有豐富的想象力。這首詩中詩人坐地日行萬里,放眼地下天上,縱橫馳騁,想象力極為豐富,創造出氣勢飛動的形象,而且詩句開朗流暢,又合于自然,讀來不僅上口,而且令人回味無窮。
上一篇:劉禹錫《浪淘沙》原文|翻譯|注釋|賞析
下一篇:《淮南王歌》原文|翻譯|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