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葛洪·張道陵
亦題《張道陵傳》。東晉志怪小說。葛洪撰。原載《神仙傳》?!短綇V記》卷八錄載。吳曾祺《舊小說》、成柏泉《古代文言短篇小說選注》皆載錄。張道陵,一名張陵,東漢五斗米道的創立者。后世道教徒尊他為“天師”。本篇敘寫:張道陵本為太學書生,博通五經,后來轉學長生之道,得黃帝九鼎丹法,但煉丹用藥耗費甚巨。而耕田牧畜,又非道陵所長。便與弟子入蜀,住鵠鳴山,著述道書,精思煉志。忽有天人下凡,授道陵以新出正一明威之道。道陵受之后,能給人醫治疾病,于是百姓尊奉,弟子畢集,以道陵為其首領。并訂立條規制度,使諸位弟子隨事輪流捐獻錢物用品。領人修復道路,不修復者皆使其得疫染病。道陵又以廉潔治人,教化百姓,知法自約,改惡從善。道陵用所得財物,買藥煉丹,服食吃藥,得分身之術。他治病事,以道教經典為要;行氣服食,亦用仙法。他曾預言某月某日某時,當有一人從東方來,還描畫了此人的身材形貌。屆時果然有一個叫趙升的人,來自東方,其形狀一如道陵所言。對于趙升,道陵七度測試,多方考驗,趙升一一過關,道陵便授之以丹經。后來,道陵與趙升等人皆于白日沖天而去。故事主要是寫張道陵得道仙化的經過和對弟子的考驗。其主旨在于張皇道教,贊譽張道陵道術的高超,宣揚服丹成仙、精思修煉、超世度人的神仙觀念。這些思想,實不足取。當然,篇中寫張道陵為人治病,修復道路,教人從善,也有積極意義。作品描寫生動,人物性格鮮明。特別是寫張道陵七試趙升,尤為警策動人。作品說趙升來學道,門不為之通,張道陵又使人辱罵;把趙升收為徒后,又遣美女誘惑,趙升終不失正;又遺重金探試,趙升走過不取;再驅三虎恐嚇,趙升不懼;又讓絹主誣賴趙升買絹不付錢,趙升乃脫衣償之;接著派乞丐討食,趙升遺米;第七試寫得十分精彩:“陵將諸弟子登云臺絕巖之上,下有一桃樹,如人臂,傍生石壁,下臨不測之淵。桃大有實,陵謂諸弟子曰:‘有人能得此桃實,當告以道要。于是伏而窺之者三百余人,股戰流汗,無敢久臨視之者,莫不卻退而還,謝不能得。升一人乃曰:‘神之所護,何險之有;圣師在此,終不使吾死于谷中耳。師有教者,必是此桃有可得之理故耳?!藦纳献詳S,投樹上,足不蹉跌,取桃實滿懷。而石壁險峻,無所攀緣,不能得返。……陵乃以手引升……”文繁而錯落有致,頗含神話意味。在萬分險難之中考驗一個人,始能見出被考驗者的信心是否堅定。趙升的不屈不撓、百折不回的形象,頗為感人,就其思想意義來說,使人受教益非淺。張道陵故事對后世文學創作影響頗大。明人馮夢龍的《古今小說》中的《張道陵七試趙升》,即據本篇寫成。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干寶·張茂先》簡析
下一篇:《先秦·歸藏》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