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年派
印度尼西亞文學流派。這一概念由著名文學評論家耶辛首先提出。他在1966年第2期《地平線》月刊上發表題為《六六年派,一代作家的崛起》一文中指出,六六年派作家產生于印度尼西亞政治形勢發生根本轉折的時期。他們的文學作品的特點是反抗社會,反抗暴政。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完全不同于人民文化協會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后來他又補充說,“六六年派”作家還包括66年前幾年出現的一些作家。他還斷言,在文學發展史上,每隔15至20年必然誕生一派新作家。“六六年派”與 “四五年派”相隔21年,恰好符合這一規律。按照他的標準,“六六年派”作家在1966年都是25歲左右。主要有阿伊普·羅西迪、倫德拉、陶菲克·伊斯馬義爾、納菲斯、古納萬·穆罕默德等人。耶辛的這一觀點得到一些作家的支持,也遭到薩迪亞戈拉哈·胡里普、奧·哈迪馬查等人的反對。
上一篇:六八體詩
下一篇:蘭甘亨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