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山樗
【出典】 《莊子·逍遙游》:“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釋義】 《莊子》寓言以大樗(臭椿樹)比喻大而無用之物。后人沿用其義,也常借以自謙非才。
【例句】 想公門挑李,應不棄山樗。愿借噓枯。(無名氏《六州歌頭·壽徐樞密》3779)作者在詞中以“山樗”為喻,自謙非才,表示希望壽主徐氏予以援引。
詩詞典故·山樗
【出典】 《莊子·逍遙游》:“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臃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
【釋義】 《莊子》寓言以大樗(臭椿樹)比喻大而無用之物。后人沿用其義,也常借以自謙非才。
【例句】 想公門挑李,應不棄山樗。愿借噓枯。(無名氏《六州歌頭·壽徐樞密》3779)作者在詞中以“山樗”為喻,自謙非才,表示希望壽主徐氏予以援引。
上一篇:典故《塞鴻傳書》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山阿子》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