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陳紀(jì)年七歲
亦題《陳太丘與友期行》。南朝宋志人小說。劉義慶撰。原載《世說新語·方正篇》。陳紀(jì),字元方,陳寔長子,東漢末年潁川許昌(今在河南省)人。曾任五官中郎將,遷尚書令。與其父其弟(季方)時稱“三君”。本篇寫他兒童時事。敘述:陳太丘(寔)與友約期而出,到期日中時,友人不到,太丘就走了。去后,友人才來。元方時年七歲,正在門外玩。友人問元方:“尊父在否?”答:“待君久不至,已走。”友人怒曰:“非人干的,與人約期,不辭而去。”元方說:“君與家父約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愧,下車想逗引元方,元方入門,沒看來客一眼。作品通過對陳元方接待家父的失約來客的過程的記敘,表現(xiàn)了兒童陳元方善于反抗無理欺侮的果敢精神。故事既有情節(jié),又有對話,還塑造了性格。敘述文字十分簡約,人物對話生動傳神。尤其是陳元方的答話,毫無畏怯之態(tài),不僅反駁了對方的指責(zé),而且嚴(yán)正指出恰是對方既失信又失禮,使客人無言以對;結(jié)尾寫元方不睬來客的逗引,“入門不顧”,尤為維妙維肖。來客由“問”而“怒”,由“怒”轉(zhuǎn)“慚”,并由“慚”而至主動“下車引之”,動作、心理過程也得到了生動的表現(xiàn)。其文字顯得準(zhǔn)確、簡潔、生動,不僅展示了一幕頗有戲劇性的小故事,還生動地顯現(xiàn)了一個聰明活潑、有理智的孩童,和一個先欺侮而后抱慚的客人的形象。陳元方七歲時,陳寔尚未出仕,此篇稱“太丘”,蓋追敘之辭。
上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劉義慶·陸機(jī)兄弟》簡析
下一篇:《三國兩晉南北朝·裴啟·陶太尉運磚》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