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堅志》的主要內容,《夷堅志》導讀
《夷堅志》是宋代志怪小說集,南宋洪邁編著。此書刻本、抄本極多。作者在 《夷堅乙志序》 中說:“《夷堅初志》成,士大夫或傳之。今鏤板于閩于蜀于婺于臨安,蓋家有其書。”《夷堅志》卷帙浩漫,可惜散佚不全。涵芬樓排印之 《新校輯補夷堅志》206卷本,雖較為完備,然亦只有原書之半。1981年中華書局刊行今人何卓點校本,所依底本即涵芬樓印本。此書書名取《列子·湯問》:“大禹行而見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堅聞而志之”語意,故 《四庫全書總目》說: “是書所記,皆神怪之說,故以 《列子》夷堅事為名。”
洪邁 (1123—1202),字景盧,別號野處,鄱陽(今江西波陽縣)人,南宋文學家。紹興年間進士,授兩浙轉運司干辦公事,入朝任敕令所刪定官。因其父反對秦檜,他也遭到牽連,被斥任福州教授等職。曾出使金國,堅貞不屈,歸后出知泉州、吉州、贛州、建寧府、婺州,官至端明殿學士。學識淵博,好奇尚異,撰有《容齋隨筆》、《夷堅志》等書。
《夷堅志》,甲至癸200卷,支甲至支癸100卷,三甲至三癸100卷,四甲四乙20卷,合計420卷,惜流傳至元已有散失。《宋史·藝文志》題《夷堅志》僅甲、乙、丙60卷,丁、戊、己、庚80卷。《四庫全書總目》著錄 《夷堅志》僅50卷。
《夷堅志》多錄怪異。舉凡神仙鬼怪、妖巫卜相、冤對報應、釋教淫祀、醫(yī)術雜藝、風俗習尚等無所不載,可謂“天下之怪怪奇奇盡萃于是矣”(《夷堅乙志序》)。透過這些描寫,既可窺見宋代社會生活的某些側面,又可一覽宋代志怪小說的風貌。此書雖然內容蕪雜、刪潤不夠,有宣揚因果報應、封建倫理觀念的缺點,但他搜羅之廣、卷帙之多,在宋人志怪小說中當居首位。《夷堅志》還為研究宋代社會提供了寶貴資料。南宋文學家陸游說: “豈惟堪補史,端足擅文豪”( 《題〈夷堅志〉后》,見 《劍南詩稿》卷37),點明了 《夷堅志》在史學和文學等方面的價值。
洪邁《夷堅志》,每出一集便作一序。這些序多敘述該書的成書過程。趙與時曾摘錄各序大意入所著《賓退錄》,并贊其 “各出新意,不相復重”,“觀者當知其不可及”(《賓退錄》卷第8),趙與時的評價雖不無夸張之處,但像 《夷堅乙志序》等篇序言,對“怪怪奇奇”小說特點的論述就頗有新意,反映了他在小說理論批評方面的建樹。
上一篇:《外科證治全生集》的主要內容,《外科證治全生集》導讀
下一篇:《夷門廣牘》的主要內容,《夷門廣牘》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