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賦》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陸機,西晉文學家。他不僅是能詩善文的作家,而且還是一位有特殊地位的文學批評家。他的《文賦》,是我國文學批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文獻,它第一次較系統地論述了文學作品的創作過程,對于文學創作構思過程中的想象和感興問題的論述尤為深刻。陸機認為創作的來源是由于外界事物的激發或前人作品的啟示,即所謂“佇中區以玄覽,頤情志于典墳。遵四時以嘆逝,瞻萬物而思紛;悲落葉于勁秋,喜柔條于芳春”。它強調外界事物(盡管這里忽視了社會生活)對作家的影響,具有唯物主義因素。在“慨投篇而援筆,聊宣之乎斯文”投入創作時,要發揮豐富的想象,“精鶩八極,心游萬仞”,“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然后方可進入“選義按部,考辭就班”的階段,“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文賦》還首次對文學創作中的“感興”(也就是后世所謂“靈感”)作了詳盡的描述:“來不可遏,去不可止。藏若景滅,行猶響起”,“思風發于胸臆,言流泉于唇齒”。《文賦》對后世影響很大,劉勰的《文心雕龍》就是在它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但陸機探討文學創作,多半是憑自己和前人的經驗,往往只能言及現象而不能作進一步解釋,所以今人錢鐘書說:《文賦》非賦文也,乃賦作文也。”(《管錐篇》)《文賦》說“詩緣情而綺靡”,對后世詩風亦有不良影響。
《文賦》全文載于《文選》,又見于陸機集(各版本均列之卷一首篇)。今人郭紹虞主編的《歷代文論選》,對《文賦》有較詳注釋。張少康有《文賦集釋》,收集宏富。
上一篇:《文明》作品簡析與讀后感
下一篇:《斷腸詩集·斷腸詞》作品簡析與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