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既擅圣藻,而尤長弓馬,……常馳入深林邃谷,扈從求之不得,后患之,乃上疏諫。……上雖嘉納,心頗厭遠,故咸雍之末,遂稀幸御。后因作詞曰《回心院》,被之管弦,以寓望幸之意也。……時諸伶無能奏演此曲者,獨伶官趙惟一能之,而宮婢單登,故重元家婢,亦善箏及琵琶,每與惟一爭能,怨后不知己。……于時上常召登彈箏,后諫曰:“此叛家婢女中獨無豫讓乎?安得輕近御前。”因遣直外別院。登深怨嫉之,而登妹清子嫁為教坊朱頂鶴妻,方為耶律乙辛所昵,登每向清子誣后與惟一淫通,乙辛具知之,欲乘此害后,以為不足征實,更名他人作十香淫詞用為誣案。……乙辛陰屬清子使登乞后手書,登時雖外直,常得見后。后善書,登紿后曰:“此宋國忒里蹇所作,更得御書,便稱二絕。”后讀而喜之,即為手書一紙,紙尾復書己作《懷古》詩一絕云:“宮中只數趙家妝,敗雨殘云誤漢王。惟有知情一片月,曾窺飛鳥入昭陽。”登得后手書,持出與清子。……乙辛已得書,遂構詞命登與朱頂鶴赴北院,陳首伶官趙惟一私侍懿德皇后,有十香淫詞為證。乙辛乃密奏上。……上覽奏大怒,即召后對詰。后痛哭轉辯曰:“妾托體國家,已造婦人之極,況誕育儲貳,近且生孫,兒女滿前,何忍更作淫奔失行之人乎?”上出《十香詞》,曰:“此非汝作手書?更復何辭。”后曰:“此宋國忒里蹇所作,妾即從單登得而書賜之耳,且國家無親蠶事,妾作那得有親桑語。”上曰:“詩正不妨以無為有,如詞中合縫靴亦非汝所著,為宋國服邪?”上怒甚,因以鐵骨朵擊后,后幾至殞。即下其事,使參知政事張孝杰與乙辛窮治之。……上猶未決,指后《懷古》一詩曰:“此是皇后罵飛燕也,如何更作《十詞》?”孝杰進曰:“此正皇后懷趙惟一耳。”上曰:“何以見之?”孝杰曰:“‘宮中只數趙家妝’,‘惟有知情一片月’,是以二句中包含‘趙惟一’三字也。”上意遂決,即日族誅惟一,……敕后自盡。 ○遼·王鼎《焚椒錄》
[述要] 遼道宗耶律洪基擅長寫詩作文,尤喜騎馬打獵,常一人騎馬至深林邃谷,令隨從無法看見。皇后蕭觀音深為擔心,上疏進諫。道宗雖接納諫疏,心里卻頗感厭煩,故自咸雍末年起,就很少臨幸蕭。蕭作《回心院》詞,并譜上樂曲,希望以此得到道宗的臨幸。當時,宮中的優伶除了趙惟一,無人能演奏此曲,宮婢單登(本是皇太叔耶律重元的家婢,耶律重元父子后反叛)也擅長演奏箏和琵琶,常與趙爭能,埋怨蕭不知自己的才能。其時道宗常召單登彈箏,蕭又進諫說:“難道重元家中的婢女就不會有像豫讓那樣的刺客嗎?此人怎能輕易靠近皇帝。”就將單登安置在宮外。單登從此懷恨在心。單登之妹單清子嫁給教坊的朱頂鶴為妻,單清子又為大臣耶律乙辛所親昵,單登常向單清子誣告蕭與趙私通,耶律乙辛知道此事,想乘機陷害蕭,但又認為證據不足,便讓人作《十香詞》作為偽證。耶律乙辛暗中讓單清子告訴單登,要她去求蕭親筆作《十香詞》。單登當時雖然在宮外供職,但常能見到蕭,蕭擅長書法,單登欺騙說:“這是宋國忒里蹇所作,如再由皇后書寫,便可稱為‘二絕’。”蕭十分喜歡此詞,就抄寫了一遍,又在末尾抄上自己的一首《懷古》絕句。單登拿到后,經單清子交給耶律乙辛,于是耶律乙辛寫下奏章令單登與朱去北院檢舉,以《十香詞》為證。耶律乙辛又將此事密奏道宗。道宗看后大怒,立刻召蕭來詰問。蕭大哭分辯說:“我身受國家福庇,地位已達婦人之極,況且生了太子,近來又有了孫子,怎會作淫蕩、失行之人?”道宗拿出《十香詞》,說:“這難道不是你的手書嗎?還有什么可說的。”蕭說:“這是宋國忒里蹇所作,我從單登處得到,書寫后賜她。而且我國不養蠶,如是我作,其中怎會有養蠶種桑語。”道宗說:“寫詩作詞本來就不妨以無為有,如詩中的合縫靴,不是你穿的嗎?難道是宋國之服?”大怒之下,拿起鐵骨朵擊打蕭,蕭幾乎死去。道宗命參知政事張孝杰和耶律乙辛追查此事。審案中,道宗猶有疑慮,指著蕭的《懷古》詩說:“這是皇后在罵漢成帝的皇后趙飛燕,怎么又會作《十香詞》?”張上前說:“這正是皇后在懷念趙惟一。”道宗問:“何以見得?”張說:“‘宮中只數趙家妝,惟有知情一片月’,這二句中包含有‘趙惟一’之字。”道宗遂拿定主意,當日就將趙誅滅九族,并賜蕭自盡。
[事主檔案] 耶律洪基(1032—1101) 即“遼道宗”。字涅鄰,契丹名查剌。1055—1101年在位。遼興宗長子。興宗在位時,總北南院樞密使事,加尚書令,進為天下兵馬大元帥。重熙二十四年(1055)繼帝位。改元清寧。咸雍二年(1066),改國號為大遼(983年遼改稱契丹)。大康七年(1081),誅乙辛黨。在位四十五年,好漢文化,習儒學。多作詩賦,編為《清寧集》,今佚。
蕭觀音(1040—1075) 遼女詩人。道宗(耶律弘基)皇后。后為人誣陷,被迫自盡。能自制歌曲,尤擅琵琶。其詩今存《回心院》等十四首。
上一篇:《四背佳致 宋雍 盧綸 清江 劉長卿》
下一篇:《因扇面殘字填詞 楊儀 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