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湘靈
【出典】 《楚辭》戰國楚·屈原《遠游》:“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宋·洪興祖補注:“上言二女,則湘靈乃湘水之神,非湘夫人也。”參見“帝子鼓瑟”條。
【釋義】 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湘水女神,或說即舜之二妃所化,善于鼓瑟。后常用作表現悲思和詠樂曲的典故。
【例句】 ①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蘇軾《江神子·江景》299)這里將江上所聞的彈箏之聲比美為湘靈鼓瑟。②侑觴人唱,乍聞應似湘靈。(黃裳《新荷葉·雨中泛湖》373)這里將船上侑酒歌女的彈唱與湘靈相提并論,寓贊美之意。③湘弦彈未半,凄怨不堪聽。(賀鑄《雁后歸·想娉婷》534)這里用“湘弦”作為美人所彈之琴的美稱。④欲將遠意托湘弦,悶悶悶。(趙鼎《怨春風·閨怨》942)這里用“湘弦”作為閨中人所藏之琴的美稱。⑤中夜里,時聞鼓瑟湘妃至。(洪適《漁家傲引》[十月橘洲長鼓枻] 1373)這里以“鼓瑟湘妃”烘托深秋之夜瀟湘水面的清冷氣氛。⑥暮雨不成巫峽夢,數峰還認湘波瑟。(韓元吉《滿江紅·再至丹陽,每懷務觀,有歌其所制者,因用其韻示王季夷、章冠之》1397)這里用“湘波瑟”喻示歌女彈唱陸游所制之曲的聲音。⑦不然應是,洞庭張樂,湘靈來去。(辛棄疾《水龍吟·題雨巖。巖類今所畫觀音補陀,巖中有泉飛出,如風雨聲》1893)這里將雨巖中飛泉之聲比美為湘靈鼓瑟。⑧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姜夔《湘月》[五湖舊約] 2184)這里用“湘靈”切泛舟湘水之情景,并烘托一種凄清的秋夜氣氛。⑨悲憤積,付湘瑟。(劉學箕《賀新郎·近聞北虜衰亂,諸公未有勸上修飭內治以待外攘者。書生感憤不能已……》2434)這里以“湘瑟”喻示自己對國事的悲憤。⑩短棹擬攜西子,長吟時吊湘靈。(黃機《西江月·泛洞庭青草》2537)這里用“吊湘靈”切合湘中泛舟的情景,并寓示作者看破塵世,擬求隱居的悲涼意緒。
上一篇:宋詞典故《溫柔鄉》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湛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