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霧》簡析
茅盾著。作于1928年12月,發表于1929年2月《小說月報》第20卷第2號,見《中國現代散文選》第3卷。起筆寫道:“霧遮沒了正對著后窗的一帶山峰”,這是作者在寓所窗口見到的霧。接著寫霧的氣勢:“晨霧把什么都遮沒了”,“白茫茫的濃霧吞噬了一切,包圍了大地”。面對彌漫大霧,喊出了“我詛咒這抹煞一切的霧”的心聲。這霧隱指“四·一二”大屠殺后的白色恐怖。作者在詛咒霧后說:“霧,霧呀!只使你苦悶,使你頹唐闌珊,像陷在爛泥淖中,滿心想掙扎,可是無從著力呢!”這是革命處于低潮,自己遠離祖國,心中充滿“愁霧”的寫照。結尾說:“既然沒有杲杲的太陽,便寧愿有疾風大雨,很不耐這愁霧的后身的牛毛雨老是像簾子一樣掛在窗前。”這是對白色恐怖濃霧的憎惡和對革命暴風雨的渴望,表明作者不甘悲觀、失望,依然期待光明、斗爭。全篇采用象征手法,借托霧以表達特定時代,特定境遇中錯綜復雜的內心世界。
上一篇:《散文·隨軍散記》簡析
下一篇:《當代散文作品·霜葉》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