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小史》簡介|鑒賞
清代白話長篇人情小說。四卷,十六回。題“上谷蓉江氏著”,“雪庵居士評點”,嘉慶丁丑(二十二年,1817)李荔云作序。作者姓名與生平不詳。有咸豐六年瑯玕山館刊本、光緒二年六經堂重鐫本及徐文齋藏板本。
正文前有“首卷”,為“西湖勝跡總目”,逐一注明書中提及的廣東惠州博羅縣的西湖勝跡。作品寫明代博羅人黃建勛為奸人誣陷,罷職回博羅西湖隱居,有女秋娥;友人侯樹屏中舉入朝亦被陷害,入山修道,有子春旭;尚書王盡臣又被害,亦隱居西湖,有女春紅。侯春旭有才落第,兵部侍郎之子吳用修丑而蠢,中舉。展示了一個奸佞得逞,忠良紛紛被誣陷罷職的朝廷。揭露了科舉的腐敗。作品表現兩對青年人的愛情生活;寫春旭與秋娥,春旭的摯友陳秋楂與春紅之間的互相愛慕,雖經一些曲折與誤會,尤其是吳用修的破壞,但均較順利地在雙方家長支持下定親,皆能如愿以償。作品并沒有到此結束,卻花大量的篇幅寫定親后的生活,其重點為三個方面:一是黎民百姓的痛苦生活,尤其是春旭往山東省親,沿途尸骸暴露,官吏橫行,兵荒馬亂,天災人禍,民不聊生;二是官逼民反,作品贊揚了博羅百姓謝吉為贓官逼反后,不殺忠臣,甚為“慈愛”。秋楂途中遇盜朱桂,十分有情義;三是寫作品中的理想人物陳秋楂與侯春旭都分別中狀元,都忠于愛情。秋楂堅拒豪門、權奸之招婿, 與歷來“貴易妻”的負心狀元形象迥異。作品還寫為支援朝鮮而進行的一場中日戰爭,寫秋楂為統帥,朱桂為先鋒,民間勇士黃華為副將,大敗日寇白順。秋楂取得天子的賞識,再為朝廷除去奸臣,并招安謝吉。秋楂為內閣大學士,春旭為禮部侍郎,同游杭州西湖,雙雙回鄉完婚,然后棄官退隱。
作品反映了較為廣闊的社會生活,對農民起義的領袖這樣持肯定的態度(雖也主張招安),在同類作品中較為少見。在距鴉片戰爭只二十多年的時候,作品寫了大敗日寇的勝利,并把打敗外國作為除內奸的前提,有這個時代的特點。作品寫兒女情,寫才子佳人,但愛情的纏綿、婚姻的糾葛不是唯一的,作者塑造了理想的男主角:不但忠于愛情,而且建功立業。這一點上它高于很多同類小說。
在人物描寫上,兩個男主人公寫得個性較鮮明。秋楂與春旭雖屬同一類型,但秋楂更趨于建立功勛的人物,平外患除內奸,鐘情而重義。春旭多少有點孤高,辭官隱居后,十余年足跡不到城市,號西湖隱士,最后亦棄家從道。女主人公寫得缺乏個性,春紅與秋娥區別不大。罷官歸隱的老一輩也性格不鮮明。農民起義者謝吉豪俠、識大義;綠林好漢朱桂出身下層,重義,立功邊疆,都有性格。反面人物吳用修也個性鮮明。作品以兩對情人為線索,結構是完整的,但有時亦有繁復零亂感。某些迷信成分及春旭最后的一夫二妻等,損害了作品的思想價值。
《西湖小史》有兩種,另一種為杭州地方志的性質,寫杭州西湖的時令、勝景、 庭園。 舟舫、物產、人物、僧道、仕女等。為山陽李鼎和所著。后附“十美詞紀”。兩部書同名而性質各異,地點亦不同,前者主要在惠州西湖,后者寫杭州西湖。
上一篇:《西征隨筆》簡介|鑒賞
下一篇:《西湖游覽志》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