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紅兒》簡介|鑒賞
寫情小說。品花小史著,伴花小史評點。 清光緒丁未年(1907)上海小說林活版部出版。
離西湖不遠的山腳下,有一個風景如畫的小村莊, 叫紅葉村。村南口有一座廢棄已久的古剎紅葉庵。一天,有母女二人住進了紅葉庵。那女孩十五、六歲的樣子,總穿著件淡紅色的衣裳,平日不愛和人說話。砍柴、做飯都是自己動手。母女二人和附近農人的關系很好,常相互往來,但別人都不知道她們的來歷。這么過了兩年多。母親突然得病去世,少女哀傷之余,求告眾鄉鄰相助葬母。這時有一少年郎正馳馬路過,見此情景,慨然相贈白銀一百兩。少女再三道謝。臨行時少年郎告訴少女,以后如有什么困難,可到白云村找他。
少年郎來到西湖邊觀賞景色,正好遇見同學汪劍飛,兩人好久不見,極為親熱。汪劍飛說他將要去日本游歷,少年郎便邀他到酒樓痛飲。兩人暢飲高歌,直至次日天明。
距紅葉村二、三里的地方,有一條明凈的小溪,叫白云溪,白云村就座落在溪邊上。村東首有座精致的院落,叫白云居,那位贈金的少年郎白云子就和母親一起住在這里。 自那天在紅葉村遇見那少女以后,白云子又去拜訪了幾次,卻都沒有見到。這天晚上風雨交集,冷氣颯颯。白云子挑燈夜讀,讀到慷慨激昂處不禁擊節贊嘆。這時忽然有人敲門,開門一看是汪劍飛。只見劍飛面色蒼白,衣衫破爛,進門后便倒在床上喘息不已。原來汪劍飛因牽涉新黨之事被官兵追捕,冒雨跑了幾十里路逃到這里。白云子毫不猶豫地把他藏在了家中。
這天清晨,白云子與汪劍飛正在屋里說話。忽然童子來報,說有一隊官兵沿溪趕來。白云子急忙讓汪劍飛從后窗逃去。官兵到了門前,為首的縣令向白云子索要汪劍飛,白云子矢口否認汪劍飛來過此處。官兵搜屋發現后窗外有新鮮足跡。縣令大怒,把白云子抓回縣衙嚴刑拷打,卻終無所獲。
幾天后的一個夜晚白云子被人神不知鬼不覺地救走。同時縣令收到一封署名小紅兒的信, 自承救人之事。小紅兒還飛劍斬去縣令胡須以示警告。
白云子被一黑衣女子救到一座廢棄的寺廟里。原來這位俠女小紅兒就是那個受過白云子百金之贈的少女。兩人互相感念對方的恩德,言談之間,漸生情義。
為防官兵再次追捕,小紅兒讓白云子在破廟里暫住幾時。十多天以后,小紅兒探得縣令因害怕俠客飛劍而沒有再派兵到白云村抓人,便送白云子回到了白云村,兩人依依惜別。
這么過了十多天,白云子日日夜夜地思念小紅兒,這天晚上做夢又見到了小紅兒。忽然夢醒卻見小紅兒正坐在面前。兩人小別之后,情義更濃,當下唧唧噥噥說個不停。
此后小紅兒常來白云居和白云子相會,兩人情投意合。不久白云子便和小紅兒結了婚。
這日夫妻二人到蘇州祭掃小紅兒的祖墳,忽然見到一個黑髯大漢,小紅兒更不打話,拔劍便沖了上去, 兩人相斗,越打越遠。晚間小紅兒斬了那大漢的頭顱回來,白云了詢問其故,小紅兒含淚相告。原來那人曾是小紅兒父親的朋友,后來竟向官府誣告小紅兒的父親為盜。小紅兒的父親因此身陷囹圄,最后死在獄中。小紅兒母女二人逃難來到了紅葉村,復仇之念則一直未泯。聽畢,白云子溫言相慰。
從此,白云子和小紅兒四處漂游,不知所往。
《小紅兒》嚴格說來并不是一部現實的小說,盡管里面找得到一個汪劍飛是新黨人物,似乎可以和時代掛起鉤來,但作者的用意顯然是借汪劍飛的事起一些波瀾來幫助敘述女俠小紅兒和少年白云子之間的情義。這是一部延承了劍俠小說傳統而缺乏現實依據的作品,從恩情相報、手刃仇敵等等都建立在一種神奇的功夫——飛劍之上,便可見一斑。
不過小說篇幅精小,文理暢達,敘寫小紅兒與白云子的感情生活倒也頗為細致纏綿。
上一篇:《尋芳雅集》簡介|鑒賞
下一篇:《尚書故實》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