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園雜記》簡介|鑒賞
明代文言志怪、軼事小說集。明陸容撰,十五卷。今存版本有明刊本、《墨海金壺》本、《守山閣叢書》本、《叢書集成初編》本、《紀(jì)錄匯編》本(題《菽園雜記摘抄》,作七卷)、 《今獻(xiàn)匯言》本、《續(xù)說郛》本、 《五朝小說》本(以上三種均一卷)。
作者一反世俗之見,所寫鬼怪大多是些弱者,或者只是貌似兇惡可怖的怪物而已,人完全可以以力或以智制服它們。如卷三有則故事,寫江西南豐縣一寺中佛閣有鬼,人不敢近,徐生醉而登閣:
不持兵刃,唯拾瓦礫自衛(wèi)而已。一更后,果有數(shù)鬼入, 自其牖,方上梁坐,生大呼,投瓦礫擊之,鬼出牖去,生觀其所往,則皆入墻下水穴中,私識之而臥。……
明日,(徐)率家僮掘其處,得白金一窖六十余斤,佛閣自是無鬼。
可見只要勇敢、機(jī)智,鬼怪非但不能肆虐,還有可能作些貢獻(xiàn)(如徐生得到白金一窖)。如果有人力量不及鬼怪, 又怎么辦呢?陸容提出一個“心正”之法,卷八寫吳中的淫鬼一日將奸污某民女,
女曰:“涇西某家女多貌美,何不往彼而來此?”鬼云: “彼女心正。 ”女怒曰: “吾心獨不正耶?”遂去,更不復(fù)來。
乃知邪不干正之說,有以也。
鬼為邪之尤者,弱者如能心正,邪氣自然不敵。可見不論強(qiáng)弱,人都有方法制服鬼怪。
本書的非鬼怪故事,也值得一讀。作者的道德觀并非宋明理學(xué)家的道德觀,從本書某些故事來看,作者是有意將儒家傳統(tǒng)道德加以改造的學(xué)者。主要有以下兩點:第一,他主張對善、對惡都不能簡單化,要作具體分析,特別在牽涉到人命的案子上,更不能用傳統(tǒng)的觀點、方法,輕率地處理。如卷三的一則軼事,敘“洪武中”南京一校尉妻美而淫。一日,引一少年伏床下,“午夜,促其夫入直”, 遂與少年奸宿。婦語少年“其夫平昔相愛之詳”,及暮再見, 少年“絕婦吭而去”。其夫訟于官,官府抓住幾個其夫的仇敵, “一人不勝鍛煉,輒自誣服”。后少年自首伏罪云: “吾見其夫篤愛若是,而此婦忍負(fù)之, 是以殺之。”這樣一名殺人犯又是奸夫,依照封建社會的刑法,非判死刑不可;然而陸認(rèn)為少年殺人動機(jī)和在已有替死鬼的情況下,還“自首伏罪”,便主張不予判罪。第二,人的品質(zhì)優(yōu)劣,不能只看出身和社會地位,卷九有則軼事小品,在頌揚(yáng)一名能講義氣且非水性楊花的妓女以后,作者感慨道:
故世有處富貴之地,而淫褻無恥;當(dāng)變故之時,而貪昧忘義者多矣。孰知風(fēng)塵中有此卓異者, 人性之皆善,豈不信哉?然則,觀人者,未可以其類也。
作者之意即是,當(dāng)今富而貴者不一定是善者,貧且賤者卻往往有好人。這種“觀人” “未可以其類”的正確看法,是很大膽的;此外,作者還頌揚(yáng)了只重義氣、不知王法的俠客“胡子老官”,這些都說明作者已不是一個道貌岸然的迂腐冬烘,他有不同于儒家傳統(tǒng)道德的獨立見解。
上一篇:《蘇小卿》簡介|鑒賞
下一篇:《葆光錄》簡介|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