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互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比喻的一種。甲乙兩事物互為本體喻體的一種修辭方式,常以“甲像(是)乙,乙像(是)甲”的格式出現,因此,可看作回環與比喻兼用。又稱回喻。
[例釋]互喻前一比喻的喻體是后一比喻的本體,后一比喻的喻體又是前一比喻的本體,前后比喻常是同一類型的。如:
例1:去年相送,余杭門外,飛雪似楊花。
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蘇軾《少年游》)
例2:三月雨是夢,夢是三月雨,是悠悠揚揚匯成的小溪,在我心坎里綿綿延延滴滴噠噠蕩漾而去。(馬欣《依依墟里村》)
例1是明喻互喻。前一比喻中,“飛雪”是本體,“楊花”是喻體;后一比喻中,本喻體互換,“楊花”是本體,“雪”成了喻體,都以“似”作為喻詞。描寫的主體隨季節轉換,突出了本喻體的相似點。例2是暗喻互喻,巧妙描繪了事物之間的關系。
有時,互喻突出的是本喻體之間的不同特點,如:
例3:透過漠漠的煙霧,朝前望去,一片繚亂的云山,廝纏在一起:濃云重得像山,遠山又淡得像云,是云是山,分辨不清。(楊朔《西江月》)
例3前一比喻“甲像乙”,突出“重”的特點,后一比喻“乙像甲”,突出“淡”的特點,這里“云”和“山”互為本體和喻體。
上一篇:什么是號代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假對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