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撇語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定義]用否定的形式,撇開易與主體相混的事物或現(xiàn)象,以凸顯主體,使表情達意深刻委婉,具有藝術(shù)魅力的一種修辭方式。又稱撇除、排除、撥語。
[例釋]按其結(jié)構(gòu)形式,可分為兩類:
(1)撇肯式。即先撇開后肯定。
例1:上重點大學(xué)時,她是一朵花,不是班花,也不是系花,而是校花,公認的。(天湄《親情的陽光送她上路》)
兩次撇除“不是班花”,“不是系花”,再行肯定“而是校花”,強調(diào)了主體事物“校花”,表現(xiàn)出“上重點大學(xué)時”她的美麗與魅力的流行空間。
(2)肯撇式。即先肯定后撇除。
例2:他認為,行為上,構(gòu)成誹謗罪的案件必須是捏造事實,而不是道聽途說失實,更不是聽了他人的不實介紹失實,這些失實均非捏造,因此不符合誹謗罪的客觀條件。
先肯定“捏造事實”構(gòu)成誹謗罪,后兩次撇除,第一次撇除“道聽途說失實”構(gòu)成誹謗罪,第二次撇除“聽了他人的不實介紹失實”構(gòu)成誹謗罪,如此,可使聽讀者對誹謗罪的構(gòu)成條件有深刻的認識和準確的理解。
[辨析1]撇語與補正。見“補正”條。
[辨析2]撇語與否定。見“否定”條。
[辨析3]撇語與迂喻。“撇語”首見于張弓《現(xiàn)代漢語修辭學(xué)》,它源自陳介白《修辭學(xué)》中的“撥語”。張弓將撇語分為“核實的撇語”和“委婉的撇語”兩種。有人認為委婉的撇語,不是撇語,而是正反設(shè)喻的曲喻(迂喻)。我們認為從形式而言,委婉的撇語有撇除(只不過是形象的撇除)、有肯定,具備撇語的特征,應(yīng)是撇語;從認知角度來說,委婉的撇語包含有事物的相似性,具備比喻的特征,它先提出喻體,然后又否定喻體,最后引出本體,具備迂喻的特征。因此,辯證地說,它是撇語和迂喻的交叉。
[辨析4]撇語與常規(guī)的肯定否定同現(xiàn),兩者形式接近。區(qū)別是:
撇語是撇開易與主體相混的事物,以使概念明晰,語意更加鮮明。而對同一對象作出判斷的肯定否定兩面并舉,只是常規(guī)的語法現(xiàn)象,并無撇語的修辭效果,如“這條魚是活的,不是死的”,“這不是檳榔,是木瓜”,這是從肯定的一面和否定的一面同時對陳述對象作出判斷,不是撇語。
上一篇:什么是借喻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
下一篇:什么是矛盾的修辭手法與語句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