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詩詩群·駱耕野·車過秦嶺》新詩鑒賞
黑色的 白色的 時間
蜿蜒著 蜿蜒
列車
穿行在隧道與空谷之間
車窗剛透出久逝的蔚藍
陽光剛掃過記憶底層的灰暗
被黑暗切斷的日光 剛剛結痂愈合
掀動窗幔的天風 剛剛把綠色的微笑
卷進每個旅客的心坎
從所有的車窗
所有躲藏著夜晚的地方圍攏過來
隧洞的巨口
吞沒了站牌 野花 環抱村鎮的溪澗
吞沒了車窗框成的山水圖
號旗的綠翅膀
和縈繞于孤松鬢角的憂思般的山嵐
黑色的 白色的 時間
蜿蜒著 蜿蜒
列車
穿行在黑暗與光明之間
不能看書 不能作畫 不能織毛線
甚至找不到一粒星星的棋子
布進迷失了經緯的棋盤
空白 又是生命的空白
黑暗 又是希望的黑暗
仿佛突然回到 火的根芽
從隧石中蘇生以前的歷史
仿佛突然跌進 迷亂的歲月
同伴們靈魂的深淵
多臂的風扇
急躁地揮動著 揮動著
驅不散夢魘似的擔憂和預感
隧道里
車輪和鐵軌
碰撞出刺耳的憂煩
黑色的 白色的 時間
蜿蜒著 蜿蜒
列車
穿行在痛苦與歡樂之間
多想看一眼新架的油井和桿塔
小鳥的音符
高低在電纜的五線譜上
把春的樂思 譜進光明與自然
多想光一般地追回
車窗里撒出的傳單和青春
晚上的列車
錯過在站臺上的號旗和手絹
多想風一般地穿過山的圍截
谷地落葉般層積的歲月和箕形的藍天
讓深壑擠窄的胸脯
走向黃河上初張的帆篷
讓隧洞幽閉的年代
永遠屬于斷碑和古冢
讓思想
像扇形的道路
自由地伸向八百里秦川
黑色的 白色的 時間
蜿蜒著 蜿蜒
列車
穿行在現實與理想之間
不是沒有過燦爛的經歷
不是所有的光明
都屬于飛逝的瞬間
為了聯結被阻隔 被遺忘的村落
被阻隔 被遺忘的心
為了地平線一樣遼遠的目標
為了每個站臺都成為史詩的一個句點
鐵路旋升著
一層層的橋梁 隧洞
從山麓蜿蜒而上
分出光明的層次
陽光從山頂的樹冠篩落
射進昏暗的窗口
烘暖過潮濕的靈魂
點燃過冰結的血液
一次
又一次
激濺起幸福的淚泉
黑色的 白色的 時間
蜿蜒著 蜿蜒
列車
穿行在死滅與新生之間
隧洞 像黑洞洞的網口
一個接一個
向希望逼來 逼來
映入瞳孔的藍天破碎了
像迸裂的藍玻璃
像驚飛的鴿群 哀鳴四散
然而 沒有一顆心
眷顧于空谷間短促的明媚
沒有一個人
遲疑或停留在網口之前
嬉鬧的孩子 偎緊母親的胸脯
向黑暗惶惑地睜大雙眼
白發老人放下車窗
思緒的濃云間 劃過皺紋的閃電
黑色的 白色的 時間
蜿蜒著 蜿蜒
列車
穿行在邪惡與正義之間
鷹一般盤旋而上
又蛇似地滑進溪谷 滑進急彎
黑暗與光明
從車窗的日歷冊上
斑斑駁駁地掠過 掠過
掠過現實和回憶 生和死
偉大的榮耀和血腥的恥辱
生命
起落在歷史的黑鍵和白鍵上
轟鳴起沉郁而輝煌的人的旋律
黎明和黃昏 從車輪
走向宇宙的兩極 走向永恒和無限
黑色的 白色的 時間
蜿蜒著 蜿蜒
列車
穿行在歷史與未來之間
希望和失望
交替地折磨著每一個旅客
每一次期待
都像死亡一樣漫長
每一次喜悅
卻似幽會一般短暫
在窒悶的緘默與期待中
心和每一聲悲壯的汽笛
卻吶喊著一個共同的信念
既然沒有一條重復的隧道
就絕沒有一次重復的黑暗
南宋詞人姜白石說:“大凡詩自有氣象、體面、血脈、韻度。氣象欲其深厚,其失也俗;體面欲其宏大,其失也狂;血脈欲其貫穿,其失也露;韻度欲其飄逸,其失也怪”(《白石詩說》)。駱耕野的《車過秦嶺》就是一首氣象深厚、體面宏大、血脈貫穿、韻度飄逸的好詩。
詩名《車過秦嶺》,說的是詩人乘火車穿越秦嶺時的經驗,但這是被充分象征化了的經驗。聯系這首詩產生的年代(1982年),我們不難領悟它的寓意。這是從宏觀上把握歷史進程的巨構。詩中“黑色的 白色的 時間”是指文明和愚昧的交替、格斗。詩人用了“列車/穿行在黑暗與光明之間——痛苦與歡樂之間——現實與理想之間——死滅與新生之間——邪惡與正義之間——歷史與未來之間”,這種兩極對位式的觀照,體現了人類歷史的向上精神。這里,把黑暗的力量看得十分強大,正是詩人清醒的歷史意識的表現,也正是在光明從血泊里緩緩誕生的場景里,我們看到了理想世界的實現過程。
這首詩底氣很足,原因是詩人不是采取了一面鏡子的折光表現生活,而是像巨幅全息攝影一樣,直接承擔了時效性、沖突性極強的歷史命題。列車沉雄的呼嘯,有一種歷史強悍雄健的颶風氣勢,鐵軌撞擊出的鏗鏘聲,則暗示了斗爭的殘烈酷厲。一面戰斗,一面反顧時代的艱辛,使此詩構成一種多層次的意蘊,這是詩人對崇高這一哲理——美學命題自覺追求和開掘的結果。歷史的縱深感和詩情的豪壯開闊感形成貫通,揭開了現實的巨幕,體現出實踐對現實的艱巨抗爭。這是對八十年代初的中國現實生活總體的、自覺的認識和把握,它們在詩中形成一個運動的凝重的形體,放射出力的光芒。隨著詩人大筆蕩起,一個時代的精神形象就全面伸展開去。寫這類詩頗不容易,往往費力不討好,駱耕野能把握住現實和象征的合一、宏闊和扎實的并驅,堪稱歷史忠實而盡職的歌手。
上一篇:《西部詩詩群·周濤·足球》新詩鑒賞
下一篇:《新生代詩群·于堅·送朱小羊赴新疆》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