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學·冉奈
法國劇作家、詩人、小說家。冉奈的童年是極其悲慘的。他出生后就被母親拋棄,直到21歲才得到他的出生證。他的童年時代和青年時代是在行乞、偷竊,同性戀和監獄中度過的,這在他的《小偷的日記》(1949)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描寫。冉奈早期從事詩歌和小說創作,小說有 《鮮花圣母院》(1944),《玫瑰花的奇跡》(1946) 等。這些作品對存在的荒誕性和自我進行了無情的剖析,充滿了色情的狂想和富有詩意的白日夢,薩特曾寫過《喜劇演員和殉道者圣·冉奈》的專著,對冉奈其人及其作品進行了肯定的評價和熱情的贊揚。冉奈從40年代末開始戲劇創作,主要劇作有《女仆》(1947)、《高度監視》 (1949)、《黑人》(1959)、《陽臺》 (1960)、《屏風》(1961)等?!杜汀穼憙蓚€女仆輪流扮演女主人,并企圖殺害她;《黑人》寫一群黑人在演戲的儀式中發泄對白人的仇恨和復仇欲; 《陽臺》寫卷入一場革命中的一個妓院里發生的種種鬧劇。冉奈認為戲劇是一種毫無意義的禮拜儀式,因此他的劇作被稱為“儀式戲劇”。在劇中,劇作家通過人物的儀式活動揭示了人生的虛幻和無意義; 他的戲劇像一組組相互反光的鏡子,折射出了人的存在處境的種種荒誕圖象。冉奈的戲劇缺乏統一的情節結構和鮮明的人物性格,語言貶值、反邏輯,把人的孤獨和孤獨中的人的狂想和夢幻實體化,是荒誕派戲劇中有代表性的作品。
上一篇:西方文學·音樂·《月神附體的丑角》
下一篇:西方文學·蓋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