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詩群·梁曉明·讀魯迅書》新詩鑒賞
魯迅坐在我面前
魯迅把手
放在我的手上
魯迅的手很重
那是一個陰天的下午
魯迅坐在藤椅里
他依然
抽他的大煙斗
他皺著眉
他總是皺著眉
他很少有笑得輕松的時候
魯迅坐在我面前
慢慢講他的話
魯迅轉身撣煙灰的時候
眼睛也從來不忘
看著我的臉
(我是他的下一代)
魯迅把我的手拉過去
握在他的手里
魯迅很憂郁
魯迅很瘦了
好多年來魯迅一直沒有開心過
魯迅坐在我對面
慢慢撫摸著我的手
慢慢對我講他的話
我聽著
真不敢相信他已經死了
現在,每天下班
我就坐在桌子前
讀讀魯迅
想想魯迅
有一天
許多朋友到我家里來
我說起魯迅
他們都說
好多年不見他了
魯迅思想和人格在現代文人中是最具魅力、最具輻射力的,他的文學創作也幾乎影響了一個時代。懷念這位巨人的詩作可謂多矣,讀來讀去,我們漸漸地不再有所觸動。原因是那些詩人喜歡說由思想家、文化史家說的話。梁曉明的《讀魯迅書》卻與眾不同。他寫魯迅是把他當做尊敬的祖輩、親切的師長來寫的。這一來,魯迅精神的光輝被突現出來,使我們如見其人,如聆其聲,從內心深處感到一種久已疏隔的親切。這種親切感使我們更深地理解了魯迅。
這首詩的第一節就摒棄了繁瑣的背景性交待。先是一個特寫,直接讓“魯迅坐在我面前/魯迅把手/放在我的手上”。而且這位偉人手很重,皺著眉。這就在不動聲色的白描里蘊藏了豐厚的情感內容:魯迅近年來又看到了多少阿Q的嫡親、閏土的子孫啊!這位民族共同命運的擔負者,即使死了,也不能釋然,也“少有笑得輕松的時候”。接下來的一節,詩人將鏡頭拉開一點,通過魯迅撣煙灰也望著“我”的近景,暗示出這位偉人對青年一代的重托。這里沒有語言也沒有詩人的議論,只是一個簡單的動作,但內中卻飽含著情思和哲理。試想,這種情景如果落到蹩腳詩人手里,必定是侃侃而談,吟哦不已的,但詩也正是從這侃侃而談中,從這淺薄的詠嘆中溜掉了?!棒斞负軕n郁/魯迅很瘦了”,這里一筆兩寫,既是實情又是象征,既是歷史又是現實,個中滋味讀者當不難領略。最后,詩人將筆觸拉回到現實,原來是他每天下班后,就坐在桌前,“讀讀魯迅/想想魯迅”。這是經過沖殺沉浮后的一代青年重新認識的魯迅,重新“發現”的魯迅,它不是空洞的激動,而是一種淌血的思考?!坝幸惶?許多朋友到我家里來/我說起魯迅/他們都說/好多年不見他了”。這結尾的一節頗為奇崛,“好多年不見”這句平淡到似乎沒有意義的話,使人的思維突臨至境,這不單單是對偉人的懷念,更重要的是對目下文學藝術乃至整個人文科學界現狀的批判。我們自稱是魯迅和 “五四” 先驅們的孩子,但在過去和今天的日子里,我們是怎樣扮演了魯迅諷刺小說中的人物啊!
這首詩言簡意深,不露圭角而處處圭角。它是現代文人的一種境遇,一種實際的不可改變的靈魂顯像。它的高度寧靜不是有意為之的一種風度,而是一種思考的姿勢,是一種生命之思與語言合一的基本現實。
上一篇:《朦朧詩詩群·唐曉渡·誡》新詩鑒賞
下一篇:《新生代詩群·力虹·走向八號車廂》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