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 古微堂詩集》新詩鑒賞
詩別集,十卷,清魏源撰。源(1794~1856)字默深,寶慶(今湖南邵陽)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進士,官至高郵州知州。
魏氏與龔自珍齊名,同屬主張通經致用的今文經學派。他關心國事,是最早放眼看世界的士大夫之一,著有《海國圖志》,系統介紹世界各國情況,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其詩不僅深刻地反映了鴉片戰爭前后中國的社會百態,而且表現了作者對于祖國前途的關切。
《都中吟》十三首著重揭露了清政府所推行的制度和政策的弊端,并認為這是造成吏治和政治腐敗的根源。組詩中涉及取士制度、捐納制度、海防政策、治水方略、漕運鹽務等。如《將相文武此中進》以嘲諷的口吻寫道:“小楷書,八韻詩,青紫拾芥驚童兒。書小楷,詩八韻,將相文武此中進。八扇天門詄蕩開,玉皇親手策群材。臚唱喧傳云五色,董晁花樣毛錐來。從此掌絲綸,從此馳鞀鐸。官不翰林不謚文,官不翰林不入閣?!边@些只憑書法、八股、試貼詩爬到統治階級上層的人們,不會臨民,不會治河,不會帶兵,但又無所不會、無所不能,他們被派到一切重要崗位上去。這組詩中指出只有改革才有出路,他提出“開海夷館籌邊謨”,只有“師夷之技”,才能變革圖強。
作者還針對士大夫中暮氣深重、因循茍且寫了《行路難》十三首、《觀往吟》九首。兩組詩中描繪了阻止變革的保守分子的群相?!靶裸骞凇敝幸栽⒀孕问綄懥艘粋€在“火云燒天汗垢塵”的時候仍穿“七斤大布袍”的庸人,讓他沐浴,他要先謀之于布袍中的“蟣虱”,因之只能“甘聽群污飽膏血”了。《江南吟》十章則反映東南地區廣大人民所遭受的苦難?!胺捞已础敝袑懗隽藙趧尤嗣翊合那锶九c水患搏斗,而官吏卻乘機中飽私囊,縱情享樂:“防桃汛,防伏汛,防秋汛,與水爭堤若爭命,霜降安瀾萬人慶。兩河歲修五百萬,縱不潰堤度支病。”“沙昏昏,波浩浩。河伯娶婦,河宗獻寶。桃花浪至鯉魚好,酒地花天不知老。板筑許許,鼉鼓逢逢。隆堤如天,束水如墉。不聞治河策,但奏河防功。合向羽淵師黃熊。”(按:“熊”應作“”,魏誤)
魏氏所揭示人民遭受的苦難,都是與清中葉之后政治腐朽聯系在一起的。鴉片戰爭爆發后魏氏還寫了許多以此次戰爭為題材的篇章,如《寰?!肥?、《寰海后》十章、《秋興》十章、《秋興后》十章等,詩中揭露了清政府的昏庸無能和在戰爭中舉措失當:“爭戰爭和各黨魁,忽盟忽叛若棋枚。浪攻浪款如何守,籌餉籌兵貴用才?!备桧灹藦V州三元里人民自發的抗英斗爭:“同仇敵愾士心齊,呼市俄聞十萬師。幾獲雄狐來慶鄭,誰開柙兕禍周遺?前時但說民通寇,此日翻看吏縱夷。早用秦風修甲戟,條支海上哭鯨鮞?!?《寰海》)在這些詩作中還總結戰爭失敗的教訓,希望統治者能有所借鑒。
魏詩中最多的還是山水詩。如《游山吟》《岱岳吟》《華岳吟》《洞庭吟》《天臺石梁雨后觀瀑歌》《三湘棹歌》等。郭嵩燾云:“山水草木之奇麗,云煙之變幻,滃然噴起于紙上,奇情詭趣,奔赴交會。蓋先生之心,平視唐宋以來作者,負才以與之角,將以極古今文學之變,自發其嵚崎歷落之氣。每有所作,奇古峭厲,倏忽變化,不可端倪?!?郭《序》)
魏氏山水作品中作者個性體現得十分鮮明:“凜然火云中,雪冰雷相射。聲閱百代速,影倒萬峰碧。”(《岱谷陪尾山源》)“石石欲刺天,石石怒爭壁。不見一鳥飛,但聞萬馬栗。世界縮地入,萬鬼拔山出?!?《劍閣》)這些氣勢磅礴、形象飛動的雄奇形象正與作者“特立”“耿介”的性格是一致的。也有一些詩重在描繪山水清幽秀麗。如:“亂山吞行舟,前檣忽然沒。誰知曲折處,萬竹鎖屋闥。全身浸綠云,清峰慰吾渴。人咳鷗鷺起,凈碧上眉發。近水山例青,湘山青獨活。無云翠蒙蒙,煙林盡如潑。遙青一峰顯,近青一峰滅。眼底青甫過,意中青郁勃。匯作無底潭,遙空蔚藍闊。十載畫瀟湘,不稱瀟湘月。今朝船窗底,飽閱千崷萃。他年載畫船,鷗鷺無汝缺?!?《湘江舟行》)詩中突出了一個“綠”字,從山到水,從岸邊到水中,無處不綠,舟船和人都浸潤在一片綠色之中,使讀者目朗心明,生機勃郁。
魏詩古體通俗質樸,所謂“古質如謠,明暢如策”。七律則雄深遒勁,凝練沉著。
魏集有清同治間刻本。中華書局1976年整理出版的《魏源集》亦收有詩歌。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龔自珍全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詩論·四溟詩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