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朧詩詩群·王家新·加里·斯奈德》新詩鑒賞
斯奈德在北部山區(qū)住下了
當他的大胡子 指向松樹的松冠
和遠處雪山的閃光
在那一刻
他手中的書,一本本
掉下了地來
斯奈德在北部山區(qū)住下了
他當過海員,還去了一趟日本
繞了一個很大的圈子
最后抵達到這一片土地
在這里,他面山而居
他粗糙的手插進泥土里
摸到了事物的根
從此他很少寫詩,卻常常
從花崗巖里開采石頭
并一一把它們安放結(jié)實
于是從他的手下出現(xiàn)了一條路
從空空的山谷里
傳來了向他而來的馬蹄聲
斯奈德就這樣活了下來
他活得很好
他使我明白了詩是怎樣產(chǎn)生的
這首詩在平靜悠緩的語勢里,凝鑄了詩人對詩歌和生命意義的理解。加里·斯奈德是美國當代詩人,他是舊金山人,做過伐木工、森林管理員,還當過海員。他對語言學、神話學、東方文化都有很深的研究。他的詩平穩(wěn)而厚實,有著自然的山脈、河流、森林、田野所煥發(fā)的樸實、神秘感,更接近于自然神秘主義。他不事雕琢,在人與自然的率真澄明的注息開合之中,領(lǐng)略到了生命的真義。這也許和詩人諳熟東方文化有關(guān)吧。這是把握這首詩的鑰匙??梢姡跫倚轮詫懴逻@首詩,是與他對那種樸素自然、天人同根的生命狀態(tài),及自然的泛我化詩歌觀念的向往有關(guān)的。“斯奈德在北部山區(qū)住下了/當他的大胡子 指向松樹的松冠/和遠處雪山的閃光/在那一刻/他手中的書,一本本/掉下了地來”。這是說一個真正的詩人,進入了與大自然化若無痕的交融狀態(tài),他的生命成為自然中的一株植物,過去所受的人與自然是對立的、利用的教育,就全都成了謊言。“在這里,他面山而居/他粗糙的手插進泥土里/摸到了事物的根”,這是指斯奈德的詩是人與自然和諧的交響,或者像美國學者伊哈布·哈桑在他的《當代美國文學》中說的:“斯奈德的詩受他的體力勞動的韻律的影響。”這樣的詩,是生命的詩,而不是面壁冥想可著的,它和詩人的生活方式是同構(gòu)合一的。在與大自然親切的接觸中,詩人萌發(fā)了詩情,整個自然旋轉(zhuǎn)起來,到處都成了靈魂的居所。這既是“事物的根”,又是詩歌的“根”。正是這樣的詩,詩人從花崗巖里開采出來,一一將言辭安放結(jié)實,成為一條詩的道路,吸引未來的人向他走來, “從空空的山谷里/傳來了向他而來的馬蹄聲”。
詩的最后一節(jié)說,“斯奈德就這樣活了下來/他活得很好/他使我明白了詩是怎樣產(chǎn)生的”。那么,詩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讀者朋友,你讀懂《加里·斯奈德》就能夠回答。
上一篇:《九葉派詩群·陳敬容·力的前奏》新詩鑒賞
下一篇:《現(xiàn)代派詩群·孫毓棠·北行》新詩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