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考功以事累貶黜,后放還,至江南。游靈隱寺,夜月極明,長廊吟行,且為詩曰:“鷲嶺郁岧峣,龍宮隱寂寥。”第二聯搜奇思,終不如意。有老僧點長明燈,坐大禪床,問曰:“少年夜夕久不寐,而吟諷甚苦,何邪?”之問答曰:“弟子業詩,適偶欲題此寺,而興思不屬。”僧曰:“試吟上聯。”即吟與聽之,再三吟諷,因曰:“何不云‘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之問愕然,訝其遒麗。又續終篇曰:“桂子日中落,天香云外飄。捫蘿登塔遠,刳木取泉遙。霜薄花更發,冰輕葉未凋。待入天臺路,看余度石橋。”僧所贈句,乃為一篇之警策。遲明更訪之,則不復見矣。寺僧有知者,曰:“此駱賓王也。” ○唐·孟棨《本事詩·徵異》 事亦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卷七、元·辛文房《唐才子傳》卷一。
[述要] 宋之問(曾官考功員外郎)因事被貶,后被赦還,途經江南,游覽杭州靈隱寺。此夜月光極為明亮,宋于是在長廊中邊踱步邊吟詩道:“鷲嶺郁岧峣,龍宮隱寂寥。”第二聯想作得奇特一些,卻百思而終不如意。這時,有位老僧點著長明燈坐在大禪床上,問道:“少年為何夜深不寐,苦苦吟詩?”宋答道:“我以詩為業,剛才偶爾想為本寺題詩,卻文思不能接連而來。”老僧道:“你先吟上聯。”宋就吟給他聽,老僧也吟詠了再三,于是道:“為何不說‘樓觀滄海日,門聽浙江潮’呢?”宋聞言愕然,對老僧詩句的遒壯、宏麗不勝驚訝。宋又續寫下全篇(見原文)。但老僧所贈的二句,終究還是一篇中最警策之句。次日早上,宋再去訪問老僧,已不能再見到了。寺里知情的僧人說:“這就是駱賓王呀!”
[事主檔案] 宋之問(約656—約713) 唐詩人。一名少連,字延清。汾州(治今山西汾陽)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高宗上元進士,官至考功員外郎。曾先后諂事張易之和太平公主。睿宗時貶欽州,先天中賜死。詩與沈佺期齊名,并稱“沈宋”。多應制唱和之作,文辭華麗。放逐途中諸詩則表現了感傷情緒。律體謹嚴精密,對律詩體制的定型頗有影響。有《宋之問集》。
駱賓王(約638—?) 唐文學家。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曾任臨海丞。后隨徐敬業起兵反對武則天,兵敗后下落不明。與王勃等以詩文齊名,為“初唐四杰”之一。其詩以七言歌行見長,多悲憤之詞。又善駢文。有《駱賓王文集》。
上一篇:《羌弟子正如此 李業興 徐遵明 鮮于靈馥》
下一篇:《老子是有者 王弼 裴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