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方平
字安道,南京(今河南商丘)人。少時家貧。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舉茂材異等,為校書郎,知崑山縣。復中賢良方正,遷著作佐郎,通判睦州。直集賢院,遷太常丞,知諫院,知制誥。累官拜翰林學士。拜諫議大夫,為御史中丞,中外之事,知無不言。復拜翰林學士,出知滁州、江寧府、杭州、秦州、益州。還為三司使。英宗時,累遷拜翰林學士承旨。神宗即位,遷戶部尚書,為參知政事,尋以父喪罷。服闋,知陳州,判應天府。神宗元豐(1078—1085)中致仕。哲宗元祐六年(1091),卒,謚文定。有《樂全集》四十卷傳世。神宗嘗贊其章疏之文“典雅,煥然有三代之風”(《蘇軾文集》卷十四墓銘)。“其他詩文,皆清遠雄麗”(同上書卷十五《樂全集序》)。其集前五卷為詩,計三百一十五首。其五言排律《讀杜詩》,歷論杜詩之豪壯,妙緒不窮,可以“雄麗”當之。其《高祖廟》、《歌風臺》立意不同凡響,為葉夢得《石林詩話》所稱,前者并為金王若虛《滹南遺老集》所稱。《宋史》卷三一八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志和
下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張燕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