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志和
初名龜齡,后奉詔改志和,字子同,號煙波釣徒、玄真子、浪跡先生。婺州金華(今屬浙江)人。唐肅宗乾元(758—760)、上元(760—761)間游太學,舉明經,待詔翰林,授左金吾衛錄事參軍。尋坐事貶南浦尉,遇赦還,喪親,無復宦情。遂浪跡江湖,結茅隱居會稽東郭。代宗大歷七年(772)顏真卿守湖州,志和與陸羽等嘗為座上客。嘗撰《漁歌子》詞,真卿、陸羽等和之。后不知所終。志和性好山水,善丹青,其詩詞旨趣高遠。《漁歌子》(又稱《漁父》、《漁父樂》、《漁父歌》)五首為早期文人詞名作,首闋“西塞山前白鷺飛”尤為人所傳誦,憲宗曾寫真求訪之。日嵯峨天皇于弘仁十四年(823),即穆宗長慶三年作《和張志和<漁歌子>五首》,開日本填詞之先河。劉熙載稱其詞“風流千古”,以為東坡用其成句于《鷓鴣天》、《浣溪沙》,然“猶未若原詞之妙通造化也”(《藝概》)。《全唐詩》存其詩詞九首。事見顏真卿《浪跡先生玄真子張志和碑銘》、《新唐書》本傳、《唐詩紀事》卷四六、《唐才子傳校箋》卷三。
上一篇:詩詞研究·主要詩集·別集·張司空集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張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