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陶宗儀
字九成,號南村。臺州黃巖(今屬浙江)人。元時舉進士,一不中,即棄去,務古學,無所不窺。出游浙東、西,師事著名詩人張翥、李孝光、杜本。元順帝至正(1341—1368)間,曾被舉為行人,又辟為教官,皆不就。張士誠據吳,署為軍咨,亦不赴。家貧,授徒自給,親自耕種。入明,累征不就,晚年,有司聘為教官。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1396),率諸生赴禮部試,賜鈔歸,有詩記其事。惠帝建文(1399—1402)年間猶在世。他于元末寫成《輟耕錄》,書中對當時包括朱元璋在內的義軍頗多指責,稱寇稱賊,不一而足,對戰死的元王朝大臣,頗多贊美。而入明后,則寫有不少歌頌明朝的詩作,如《過胭脂河》、《濯足》、《三月朔入都門》等。惠帝即位改元建文時,他詩中有“老臣抃舞南村底,笑對兒孫兩鬢霜”句。由于長期村居,關心農事氣候,所以集中有關氣候的詩很多。明末毛晉曾刻他的詩人《十元人集》,評其詩如疏林早秋,這只能概括他的部分詩,主要是其題畫小詩。這類詩寫得較清空,如《題林泉高士圖》、《題紈扇折枝竹》、《題畫二首》中的《抱琴高士》等。其五古詩古樸無華,但缺乏骨力。著有《南村詩集》。但更為人知的是其筆記體史料著作《輟耕錄》三十卷及其所編《說郛》一百卷。《明史》卷二八五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陶安
下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陶淵明年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