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陶安
字主敬。當涂(今屬安徽)人。少從名儒李習游,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舉鄉試,授明道書院山長。元末大亂,避地家居。至正十五年(1355),明太祖渡江,安與李習率父老出迎,陳述攻取天下之謀略。留置幕府,授左司員外郎,出為黃州知府,坐事謫桐城知縣,遷饒州知府。太祖自立為吳王時,召為翰林學士,即帝位后,命知制誥,兼修國史,尋遷江西行省參政,卒于官。贈姑孰郡公,追謚文憲。安尤長于易學,善卜筮。明初議諸禮,率由安裁定,故太祖賜以親書門帖曰:“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安亦工詩,其詩多寫其處于亂世的感受與建立功業的志向,如:“英雄逐秦鹿,諸兵日相侵。義師獨縞素,感動天下心。三杰功名顯,亞父終陸沉。時方求善策,不計陳平金。”“孤桐倚絕壁,長養材質奇。截為焦尾琴,奏成白雪辭。儻非爨下聲,知者復其誰?物固有佳遇,待時何足悲。”(《次韻劉彥炳典簽》)詩中借寫秦末群雄逐鹿之爭以喻元末局勢,并表達了有抱負的士人積極用世的熱情。其詩清新而有勁健之氣,律詩聯語多佳句,如:“樹頭煙浪沉浮日,水底星河上下天”(《三湖》),“潯陽九派疑無地,廬阜千峰直造天”(《泊江天》)等。有《陶學士集》。《明史》卷一三六有傳。
上一篇:詩詞研究·詩學研究·陳龍川年譜
下一篇:詩詞研究·重要詩人·陶宗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