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入太廟,每事問?;蛟唬骸笆胫^鄹人之子知禮乎?入太廟,每事問?!弊勇勚唬骸笆嵌Y也。” ○《論語·八佾》
[述要] 孔子進周公廟,遇事都發問。有人說:“誰說鄹邑叔梁紇之子懂禮呢?他進了太廟,每件事都要向別人請教?!笨鬃勇牶蟊阏f:“這正是禮呀!”
[事主檔案] 孔子(前551—前479)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創始者。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東南)人。先世是宋國貴族。做過“委吏”(司會計)和“乘田”(管畜牧)等事。相傳曾問禮于老聃,學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聚徒講學,從事政治活動。年五十,由魯國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又周游宋、衛、陳、蔡、齊、楚等國,六十八歲時返魯。晚年致力教育,整理《詩》、《書》等古代文獻,并把魯史官所記《春秋》加以刪修,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的歷史著作。其學以仁為核心,認為“仁”即“愛人”。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所謂“忠恕”之道。又以孝悌為仁之本,以為“仁”的執行要以“禮”為規范。在教育思想方面,注重“學”與“思”的結合,主張“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在美學上,強調美與善的統一。政治上提出“正名”的主張,在維護貴族統治的基礎上提倡德治和教化,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自漢以后,孔子學說成為兩千余年傳統文化的主流,影響極大。封建統治者一直把他奉為圣人?,F存《論語》一書,記有孔子的談話以及孔子與門人的問答,是研究孔子學說的主要資料。
上一篇:《毋薄新進 李兆洛 胡高望》
下一篇:《求為洗刷 溫育仁 張溥 張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