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家貧而尚節,博覽無不通。畢,乃牧豕于上林苑中,曾誤遺火,延及他舍。乃尋訪燒者,問所失財物,悉推豕償之。其主猶以為少。鴻曰:“無他財,愿以身居作。”主人許。因為執勤不懈。耆老見鴻非恒人,乃共責讓主人,而稱鴻長者。于是,始敬鴻,還其豕,鴻不受。 ○《東觀漢記》卷一八 事亦見《后漢書·梁鴻傳》。
[述要] 梁鴻家貧,但重節操。他博覽群書,無不通曉。每日讀書畢,就到上林苑放牧豬群。一次不慎遺留火種而致大火,殃及他人房屋。于是他尋訪被燒之家,詢問所損財物,然后將所有的豬全部作為賠償,但那家主人還嫌少。梁說:“我無他財,愿給你幫工來抵償。”遂為那家勞作不懈。鄉里老者知梁非尋常人,就一起責備那家主人,稱梁為忠厚者。那家主人這才開始敬重梁。將豬還給他,但梁不受。
[事主檔案] 梁鴻 東漢文學家。字伯鸞。扶風平陵(今陜西咸陽西北)人。家貧而博學,與妻孟光隱居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章帝時經過洛陽,見宮室侈麗,作《五噫歌》,感嘆諷刺,為朝廷所忌,遂改變姓名,東逃齊魯。后往吳,為人傭工舂米。著書十余篇,今不傳。
上一篇:《以書雄海內 胡應麟》
下一篇:《仲宣以為不如 潘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