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末,山陰諸狀元大綬官翰學(xué),置酒招鄉(xiāng)人徐渭文長,入夜良久乃至。學(xué)士問曰:“何遲也?”文長曰:“頃避雨士人家,見壁間懸歸有光文,今之歐陽子也。回翔雒誦,不能舍去,是以遲耳。”學(xué)士命隸卷其軸以來,張燈快讀,相對嘆賞,至于達(dá)旦。四明余翰編分試禮闈,學(xué)士為具言熙甫之文意度波瀾所以然者,熙甫果得雋。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丁集》中
[述要] 嘉靖末年,狀元諸大綬在翰林院供職時,曾設(shè)宴招待同鄉(xiāng)人徐渭(字文長),可徐入夜后許久才來。諸問他為何遲到,徐解釋說:“我在一士人家避雨。在他家里,看到墻上掛了軸歸有光(字熙甫)的文章,此人可稱今日之歐陽修。我反復(fù)誦讀,難以舍去,所以來遲了。”諸見徐如此推重,忙命人去士人家取來歸的文章,與徐一起在燈下誦讀。兩人邊讀邊贊賞,一直讀到天明。嘉靖四十四年,諸向參加會試閱卷的四明余翰編(翰林院編修)推薦了歸,并詳細(xì)介紹他的文風(fēng),歸由此得到提拔。
上一篇:《引葉自蔽 顧愷之 謝瞻 桓玄》
下一篇:《得罵亦大難 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