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獻之)嘗經吳郡,聞顧辟彊有名園,先不相識,乘平肩輿徑入。時辟彊方集賓友,而獻之游歷既畢,傍若無人。辟彊勃然數之曰:“慠主人,非禮也。以貴驕士,非道也。失是二者,不足齒之傖耳。”便驅出門。獻之慠如也,不以屑意。 ○《晉書·王羲之傳》 事亦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簡傲》。
[注釋] 傖: 粗野;鄙陋。晉、南北朝時的文人士大夫常譏罵人為“傖”或“傖夫”。又,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九:“南朝謂北人曰傖父。”
[述要] 王獻之愛游歷,曾路過吳郡,聽說顧辟彊的園林很有名,就去游玩。他與顧素昧平生,卻坐著轎子往里直沖。此時顧正與友朋相聚,而王游園后,旁若無人。顧勃然大怒,斥責他說:“傲視主人,不遵守禮;位高而驕人,不符合道。沒有禮和道,就是不齒于人的北方佬!”于是便趕他出門。王仍舊傲然自得,一點也不介意。
[按語] 《世說新語》“便驅出門”作“便驅其左右出門”。
上一篇:《不識己名 王綡》
下一篇:《為君沉醉 秦觀》